《学法律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专项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老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老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通过《学法律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专项师德师风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老师队伍师德师风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雄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首先,要求老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每位老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勤恳工作,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慧才智。其次,老师要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怀他们,才能促进学生进展。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进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假如老师无爱生之心,则很难让学生敬佩、信服,以至于对平常的上课状态、心理反应和师生沟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老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老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社会的未来掌握在老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老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尽管如此,老师还是应当以社会责任为重,努力克服困难,公而忘私。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老师除了言传,更要身教。每一位老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用自己的示范行为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因此,老师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总之,每一位老师应培育自己形成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真正体现自我价值。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德是给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育和提高,不管是对老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此外,老师既要善于汲取民族精华并给予时代精神,还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教书又育人,培育学生勤学好问、勇于创新,既打好科技素养基础,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