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宝日记》对辛亥革命的记录与涂改一九三三年七月十八日,前驻日公使汪荣宝于北平“赍恨以终”。汪氏五十六年的人生中,举凡学术、诗赋、政事、行谊,可述者极多。所著《法言义疏》流传甚广,而有关音韵学的论文也颇著时誉。诗集名曰《思玄堂诗》,夙宗义山,兼采宋人,“隐约、清超,殆兼有之”。早在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汪荣宝即与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因“每逢新政,无役不从,议论最多”,而以“四金刚”闻名。一九一四年以后,历任驻比利时、瑞士、日本公使,尤以驻日时间最长,故与民国外交事务关系匪浅。当袁世凯帝制自为之时,汪凤瀛、汪荣宝父子双双谏诤,声动京华,有足多者。更可喜的是,汪荣宝留下了一部史料价值极高的日记。《汪荣宝日记》稿本三册,起自宣统元年正月初一〔一九零九年一月二十二日〕,止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三十〔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七日〕,内中唯一九一零年十二月三日至七日五天漏记,其余连续。汪荣宝此期供职民政部,同时身兼宪政编查馆、修订法律馆、资政院等重要机构的要差,深得各机构王大臣信任,既参预宪政编查馆和民政部要政,又起草、修改各项法律,草拟多种奏稿,筹备资政院开院,参加资政院议政,是清末立宪运动中的核心一员。加以汪荣宝记述详细,因而日记保存了宣统朝的大量重要材料,其中外人不得其详的秘辛甚多。同时,日记对于时局及许多重大事件,如光绪皇帝梓宫奉安的过程,汪精卫谋炸摄政王案的来龙去脉,辛亥鼎革前后的时局变迁等,亦均有详赡之记载。此外,汪荣宝门第清华,才识过人,既得拔贡功名,又曾留日卒业,交游几遍天下。日记所记社交人物,显要者如善耆、溥伦、毓朗、载泽、张之洞、袁世凯、陆润庠、吴郁生、林绍年、徐世昌、李家驹、赵秉钧、劳乃宣、章宗祥、曹汝霖、陆宗舆、金邦平、杨度等自是极多,即今日名不甚显而当日实为名流者,亦复颇夥。因之,该日记为讨论清末民初历史提供了丰富的一手宝贵史料。辛亥年十二月,一封表白袁世凯心理的函件陆续登载于《申报》、《国民公报》等南北大报,一时广为流传,于时人对袁世凯的观感及南北议和颇有影响。令人惊奇的是,结合《汪荣宝日记》,可以断定,此函竟是汪荣宝致其父亲的家信。《汪荣宝日记》辛亥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四日〕有云:“上父大人书一件。”十二月十四日〔二月一日〕记道:“饭后,到自治局访颂平,阅《国民公报》,载有一那么题为表白项城心理之函件,据称苏军政府近日检查邮件,发见一极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