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搭接帷幕在红旗水库防渗处理工程中的应用_成功论文导读::水文地质是红旗水库的一大关键性问题。库水渗漏严重。提出了在库首采纳帷幕灌浆处理该水库的渗漏。关键词:红旗水库,不搭接式帷幕,渗漏,处理,成功1 前言红旗水库位于乌当区百宜乡新场上村麻窝院村民组,距乡所在地 5 公里,距新添寨 46 公里,距贵阳市 56 公里,该工程 1957 年春由当时的贵筑县始建,贵阳市扩区后由乌当区继续修建,原拟建坝高 28 米,库容 200万立方米,由于种种原因,仅建成现有的坝高 11 米的均质土坝,坝顶高程 1345 米,正常高水位 1344.4 米,库容 42 万立方米。由于建坝时未作详细的地质勘测工作,成库后因库区地质情况不良,库水渗漏严重,水库建成后 40 多年未能正常蓄水,灌溉效益微小,水库上游虽有龙洞等处小量地下水源,但基流很小,仅 4.0L/S,据访问,几十年来,在洪水期问水库只有 3 次蓄满水溢洪,但为时甚短,一般 15 天左右水位消落 4 米,即库水位在 1340 米,此后 1-2 个月消落至死水位。据当时参加施工的村民回忆,该水库在兴建过程中,库首左侧平缓谷地内取土过量,使该地段蓄水后,曾出现消水洞二处,另外在库底中心部位也出现过突然塌陷现象,并使库水迅速消逝,水电局对上述地段的渗漏曾作过开挖回填混凝土铺盖处理,亦不见成效。该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好,可灌溉面积 1800 亩左右成功,库下游的农田缺泛灌溉水源,产量不高,乡政府及当地群众迫切希望早日根治水库的渗漏,让其发挥应有的效益。2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该水库位于清水江支流鱼梁河二级支流上源的小溪上,属黔中隆起南部边缘地带,广布寒武系中统石冷水组及中上统委山关群地层,石冷水组为灰色薄层及中厚层白云岩,间含泥质白云岩,委山关群为灰色及深灰色厚层微晶细粒及筛孔状白云岩,地质构造较为简单,无大的断层通过,岩层产状平缓,倾向南东,倾角一般 10 度左右,岩石裂隙较为发育,水文地质是红旗水库的一大关键性问题。水库主要受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由于南侧香子沟及锅底脊深切峡谷对地下水的袭夺,使地下分水岭已向北迁移,水库的集雨面积有所减少,但水库仍有高出正常高水位的地下分水岭,水库库水不会向邻谷产生渗漏,水库的渗漏是岩溶管道和裂隙的渗漏。以中等强度的管道渗漏为主,兼有强风化分散渗漏,水库渗漏网络复杂,入渗点多,但排泄点集中。该库是 57 年修建,正处大跃进年代,由于清基不彻底,加之土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