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故事

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故事_第1页
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故事_第2页
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故事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故事 晋文公(前 697 年—前 628 年),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绛人,晋献公庶子。中年时受骊姬陷害,在外流亡 19 年,62 岁回国即位,是晋国第 22 位国君。在位 9 年中,他攘夷勤王、扩充军队、宽民通商,发动“城濮大战”,践土会盟,被周天子册封为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侯伯”(即霸主),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奠定了晋国长达 150 年的霸业之基。根据其事迹、故事衍变出的成语故事,世代相传,脍炙人口,堪称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王国中的奇葩。 【行将就木】 重耳被骊姬陷害,到狄国避难,娶季隗为妻,感情甚笃。数年后,晋怀公怕重耳回国争位,派人刺杀重耳,无奈重耳要到齐国避难。临行时,重耳对季隗说:“我要是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可以嫁人。”季隗答:“再过二十五年,我已是行将就木之人,我会一直等着你。”后人把行将就木比方快死的人。 【重耳及难】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文公重耳之及难也,晋人伐诸蒲城。”重耳为公子时,曾两次遇到危难。一次是骊姬谗他是太子申生同谋,其父献公信以为真,派人到蒲地刺杀他;另一次是在狄国避难,晋怀公派人刺杀他。后人便把重耳两次遇难浓缩为“重耳及难”。 【割股啖君】 重耳一行流亡,从狄国转赴齐国,途中路过卫国,重耳饥饿难忍,随从介之推为给主人解难,悄悄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成肉汤让重耳吃。后人用“割股啖君”颂扬介之推忠义之名。 【志在四方】 重耳流亡到齐国,齐桓公深知重耳前途无量,便把宗女嫁给他。后齐桓公去世,齐国陷入混乱。随从狐偃、赵衰暗中协商劝重耳离开齐国,重耳因生活安逸不想走。深明大义的夫人齐姜劝他:子有四方之志,应赶快离开,以图大业。她与狐偃、赵衰商量后用酒把重耳灌醉,车载而去。在秦国的帮助下,重耳回国夺取君位,是为晋文公。后人用“志在四方”比方英雄豪杰的理想和志向。 【好善不厌】 《国语·晋语四》:“公子过宋,公孙固言于襄公曰:‘晋公子亡,长幼矣,而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重耳路过宋国,司马公孙固向宋襄公介绍重耳品德高尚,像对待老师一样对待从臣狐偃、赵衰、贾佗,有他们为其出谋划策,其将来一定会复国,我们要善待他们。宋襄公听从公孙固的建议,赠送重耳二十匹马。后人以“好善不厌”形容做好事、善事不厌其烦、自始至终的人。 【投璧于河】 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渡黄河回国。在船上,狐偃把一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