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艺术讨论所罗辑在肯定东北小品迄今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观点鲜亮地指出当前小品创作中存在的审美价值取向与道德标准出现偏差的倾向,以曾在央视晚会中获奖的小品《卖拐》与《卖车》为例,一种本应该引起我们思考并遭到道德责备的欺诈行为,在作品“”中竟被当成智慧的化身进行欣赏与肯定,在我们大力提倡 诚信 的国度里连番获奖。罗辑由此而论及近期好评如潮的电视剧《大宅门》、《桔子红了》中所存在的较浓厚的封建思想,被当作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以宣扬的问题,他说我们要警惕封建主义文化回潮,提防这种回潮对东北小品创作的影响。从时代进展的高度看,农民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底线,我们的小品创作,不能长久停留在农民文化的层面上,应该谋求在此基础上向更高文化层面的挺进。在谈到东北小品的创作、表演时,与会专家则有不同的观点。黑龙江省艺术讨论所常小华、孙亚强集中论述了当前小品创作与表演中的模式化倾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物性格模式化、小品风格雷同化、小品语言套路化。这种模式化倾向在东北小品创作表演中呈愈演愈烈之势,长此以往,会带来观众的审美疲倦,对小品的长远进展不利。辽阳市艺术讨论所的李玉英把戏剧小品分为晚会小品与汇演小品两类,她认为晚会小品多以喜剧风格为主,由于演出市场的制约,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在上演小品剧目时,也大都选择晚会小品,这就使得类似《雨巷》风格的抒情小品、正剧小品等极少有露面机会,致使小品风格的多样性受到极大影响,这也是导致东北喜剧小品模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她呼吁东北小品在创作演出上应力求风格的多样化。吉林省艺术讨论所的孙桂林、姜学军认为,东北的喜剧小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蕴涵着独有的喜剧精神和鲜亮的地域色彩,这恰恰是与大众文化的平凡而欢乐的特征极为契合,这是东北喜剧小品迅速窜红全国的最根本原因。在大众化、欢乐化、市场化原则的引“”导下,某些模式是有其存在道理的,如小品表演中 铁三角 的固定搭配,就同知名相声或“”“”二人转演员的 一副架 、 铁搭档 一样,是受市场和观众欢迎、认同的产物。对晚会小品的喜剧风格是一种总体的把握,但其表现形式完全可以是多样的,如与模特表演结合的“”《红高粱模特队》,与歌舞结合的《如此包装》,乃至于引进 实话实说 谈话类栏目的《昨天、今日和明天》,可见,某些模式化问题的出现,也并非是由单一的喜剧性风格造成。因此,东北的喜剧小品应在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