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延缓衰老纵论关键词 衰老 中医药干预 延缓回忆一下世界各国讨论衰老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衰老的学说与理论在不断深化和完善。十五世纪以前,有油灯学说、蜡烛学说、动物生长发育期与寿命成正比理论和热量消耗理论。进入二十世纪,有不同年龄老人具不同体格理论、男性睾丸浸出液可抗衰老和衰老与老年病关系理论。在二十世纪初到五十年代,讨论成果不断增加,有细胞分化及核质比例降低引至细胞衰老的理论、大肠中毒学说,提倡饮酸奶防衰老,自体中毒学说、神经内分泌机能改变导致老化理论、食饵限制法理论,主张少食,代谢产物体内聚积引至细胞中毒而致衰老学说、单核吞噬系统衰老理论、提出导致衰老代谢产物:胱胺酸、吲哚、组氨,自由基学说,提出维生素 E 抗氧化剂防衰老、交联学说等。六十年代初期到七十年代木,讨论不断深化,有人提出血清中硫醇水平下降,过氧化作用导致衰老学说、胸腺与衰老关系学说、综合胸腺、抗体自身免疫学说、误差学说、细胞遗传性损伤学说、错误成灾学说、生物钟学说、寿命钟学说、遗传钟学说、死亡激素(DECO)导致衰老理论、溶酶体膜损伤、变性导致衰老理论、衰老色素学说、内分泌系统失调学说、老年人与血硒水平关系理论等。八十年代,讨论又有进一步开展,有神经内分泌学说、代谢失调学说系统,认为衰老≠疾病理论等。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科技不断开展,讨论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理论更为成熟。有中枢神经系统衰退学说、基因关闭学说、消耗学说(应激学说)、病基蓄积学说、细胞不死学说、数理学说、对应学说、灾害学说、行动学说、孤独学说(隔绝学说)、过氧脂质增多理论、促衰老金属离子增多理论、废物堆积与衰老关系理论等等。中国积累了几千年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实践经验。浩如烟海的中医药文献中,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的理论和中药、方剂占有重要的地位。运用现代科学理论讨论中医药延缓衰老的宝贵经验对开展科学和保持人类健康应该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下面,通过五个方面对中医药延缓衰老作一简要论述,不当之处请同道批判指正。1 几千年的实践经验中医药在中国已存在几千年,她为中国人民繁衍兴盛、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早在中医药学形成之初,人们就对老年人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殷代甲骨文和钟鼎文里就有“老”和“寿”的象形字。春秋时期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呼吁社会让“老者安之”,提倡养老奉亲成为古代相传的美德。战国时代名医扁鹊闻说周朝人尊爱老人,他便在洛阳当起耳目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