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一、 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 最喧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 俗称“过年”。 根据我国农历, 正月 初一是“岁之元, 月 之元,时之元”, 是一年的开始。 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 十五元宵节。 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 称“团年”。 然后一起守岁, 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舞。 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 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 王安石《元日 》 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 取“更岁交子”之意。 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 象征生活步步高。 守岁达旦, 喜贴春联, 敲锣打鼓, 张灯结彩, 送旧迎新的活动喧闹非凡。 另外, 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 舞狮子, 耍龙灯, 演社火,逛花市, 赏灯会等习俗。 二、 元宵节 农历正月 十五夜, 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 汉代以正月 十五日 为祭祀、 祈福之日 , 后受到道教思想影响, 以此日 为“上元”, 又称灯节。后世以农历正月 十五日 为“上元”以七月 十五为“中元”,十月 十五为下元, 共称“三元”。 至北魏时已成为固定节日 。 至唐代, 张灯成为最主要、 盛大的活动, 其夜又称“元夜”、 “元夕”。 此夕京城内, 宫廷与民间盛陈灯彩,金吾不禁夜, 纵士女尽兴游观。 至宋代更为繁盛, 又有食汤圆、 灯谜、 百戏、 烟火等活动, 后世相沿, 遂增加, 一般自十三日 开始, 称“上灯”, 至十八日 止, 称“落灯”。 正月 十五闹元宵, 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元宵之夜,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人们赏灯, 猜灯谜, 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唐苏味道《正月 十五夜》 诗: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 明月 逐人来。 游会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宋朱淑真《元夜》 诗: “十里绮罗春富贵, 千门灯火夜婵娟。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 三、 清明节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 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 两节恰逢阳春三月 , 春光明媚, 桃红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