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纺车的历史

中国纺车的历史_第1页
中国纺车的历史历史简介唤起人们对欧洲村舍生活方式和印度农村生产力相似想象的家用纺车起源于中国。欧洲的对纺车的最早,是在公元 1280 年左右出版的德国斯佩耶尔一个行会章程中间接提到的。纺车是从我国用来加工丝绸纤维的机械派生出来的。一根丝线有几百米长,其抗拉强度为每平方厘米 4570 千克,这比我们的任何一种植物纤维的强度都高,并接近某些工程材料的强度。在我国最迟不晚于公元前 14世纪,蚕已被驯化,丝绸工业已经开展起来。虽然很显然,从那以后的好几个世纪里养蚕和丝绸工业有了开展,但从一开始丝绸业就会需要绕丝机来处理如此绵长的丝纤维。这种机器在公元 121 年刊印的《说文解字)里提到过,在公元 230 年刊印的《广雅》中又一次提及。而于公元 1237 年刊印的《耕织图》丛书,第一次将上述机器描绘出来了。这种把丝线绕到筒管上的卷纬机也传到了欧洲,而且似乎比纺车进入欧洲还要早一点。在查特里斯大教堂的橱窗里被展示过。按年代推算公元1240 年至公元 1245 年间的纺织机就是卷纬机,其中有一种图样描绘得更清楚的机器可以在大约公元 1300 年出现的伊普里斯的《贸易》中见到。卷纬机在我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 世纪。现在还不清楚纺车是什么时候从卷纬机派生出来的。假如保守一点,我们可以说,到公元 11 世纪时便发生了这种变化。这时棉花的栽培已经普及全国。很明显,为了处理棉纱,纺车便从卷纬机中分化出来了。当然,通过传送带把纺锤(锭子)与大轮子连接起来从而使纺锤(锭子)高速运转,这是最聪慧的方法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帆文传+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店铺,各类公文供您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