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农尝百草海盐县向阳小学计锡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神农尝百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它向我们揭示了在原始社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反复实践,发现和使用中药的过程。教材通过“神农架”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中药的初步起源;通过“想一想”让学生明白了动、植物中,哪些可以用来食用,哪些可以作为药用,都是通过反复实践才得出的结论;通过“学一学”知道了“药食同源”的两种含义;通过“做一做”,让学生尝一尝药食同源的食物,辨一辨它们的“味”,让学生感受尝到的味道与中医文献中记载的异同。(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大都已经听说过“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但仅仅是作为一个故事去了解,一般不会去关注故事的背后,是我国中药的起源,他们也不会关注神农尝百草的成果之于我国原始社会农耕时代的重大意义。本课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中药是如何被发现的,是通过无数次反复实践,才得以有后来的中药知识,并让他们通过尝一尝的实践活动,去感受药食同源的食物的“味”,让学生不只对中药的起源文化有所了解,更从实践中感受到了中药就在我们身边。(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通过神农架的故事,了解中药是如何从实践中来的。(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中的运用,对药食同源有初步的理解,知道有些食物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3)了解中医的“五味”——酸、苦、甘、辛、咸。2.能力目标能够对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进行分类,并对它们的“味”有所了解。3.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故事及解读,培养学生对中药历史文化的喜爱和景仰。(2)通过对药食同源的了解和品尝,引发学生对身边中药文化的兴趣。(四)重难点重点:了解中药的起源,知道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反复实践的结果。难点:对药食同源的理解,了解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材。(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一包薄荷叶;山楂、海藻、蜂蜜、花椒、茶叶、黄连、苹果等一些能反映中医“五味”的食材或药材。2.学生准备收集一些生活中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菊花、姜、山楂、核桃等。(六)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1)大家听说过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吗?请同学来讲一讲,你所知道的内容。(2)出示教材上“神农架”的故事,完整地读一读,你从中又知道了什么?(3)小结:神农是远古时代劳动人民的代表,他在艰难的探寻中,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等能充饥的植物,并教人们种植。他还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了《神农本草经》,为百姓治病。他在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