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含水量、土水势和土壤水特征曲线的测定3.1 测定意义严格地讲,土壤含水量应称为土壤含水率,因其所指的是相对于土壤一定质量或容积中的水量分数或百分比,而不是土壤所含的绝无仅绝对水量。土壤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以及土壤的适耕性和作物的生长发育。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经常了解田间土壤含水量,以便适时灌溉或排水,保证作物生长对水分需要,并利用耕作予以调控,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要了解土壤水运动及土壤对植物的供水能力,只有土壤水数量的观念是不够的。举一个直观的例子:如果粘土的土壤含水量为 20%,砂土的土壤含水量为 15%,两土样相接触,土壤水应怎样移动?如单从土壤水数量的观念,似乎土壤水应从粘土土样流向砂土土样,但事实恰恰相反。这说明,光有土壤水数量的观念,尚不能很好研究土壤水运动及对植物的供水,必须建立土壤水的能量的观念,即土水势的概念。测定土壤水特征曲线(基质势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需要特别的仪器设备,随着土壤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层土壤工作者需要土壤水特征曲线这一基础资料,了解土壤水特征曲线的测定,对今后土壤水特征曲线(不管是自己测定还是由别的单位测定)的应用是有益的。3.2 方法选择的依据土壤含水量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烘干法、中子法、射线法和 TDR 法(又称时域反射仪法)。后三种方法需要特别的仪器,有的还需要一定的防护条件。土水势包括许多分势,与土壤水运动最密切相关的是基质势和重力势。重力势一般不用测定,只与被测定点的相对位置有关。测定基质势最常用的方法是张力计法(又称负压计法),可以在田间现场测定。土壤水特征曲线是田间土壤水管理和研究最基本的资料。通过土壤水特征曲线可获得很多土壤基质和土壤水的数据,如土壤孔隙分布及对作物的供水能力等等。测定土壤水特征曲线最基本的方法是压力膜(板)法,它可以完整地测定一条土壤水特征曲线。3.3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烘干法又称质量法,具体操作是:用土钻采取土样,用感量 0.1g 的天秤称得土样的质量,记录土样的湿质量叫,在 105°C 烘箱内将土样烘 6h〜8h 至恒重,然后测定烘干土样,记录土样的干质量 ms,根据0m=mw/msx100%一计算土样含水量,式中:mw=mt-ms;0m表示土样的质量含水率,习惯上wtsm又称为质量含水量。如果知道取样点的容重,则可求出土壤含水量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容积含水量 0v:0v=0mPb在粘粒或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