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探究月球的历程人类探究月球的历程 篇一: 月球距离地球约 38 万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星体,也是人类太空探究第一站。千百年来,人们用漂亮的神话祈盼的诗歌表达飞向月球的愿望。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展 1957 年 10 月 4 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1961 年 4 月 12 日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用 108 分钟环绕地球一圈,写下了人类航天飞行的新篇章。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率先登上月球,在月面停留了 22 小时,揭开了人类探究月球、开发月球的历程。这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11 年的结果。在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前,美国多次发射遥控飞船环绕月球飞行或登月,对月球进行拍照,对月面的地藐及环境有了全面的了解。其后共有 6 艘飞船,12 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表面,带回来了月球的岩石和土壤标本。同时,前苏联也在 1970 年至 1973 年有两个无人驾驶月球车在月面进行了探测。 1959 年至 1976 年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 45 个对月球的各种探测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76 年以后,一方面由于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失去了相互竞争的动力;另一方面实施登月计划,确实耗资大,效益低、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采纳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式来拟定登月计划。所以,登月计划沉寂了近 18 年。 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载人航天等主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空间军事活动的需要,加上近 10 年来对月球探测的新发现,尤其探测到月球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引起了各国极大的兴趣,促使探月热再度兴起。 有冰就可以融化成水,水电解后分解成氧,可供航天员呼吸;水分解成另一种氢气,可成为火箭的燃料。 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可供月球开发能源和地球核能原材料。月岩中还有钛铁矿、铀、钾、磷和稀土元素等,具有巨大地开发应用前景。 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弱磁场、弱重力、高干净的环境,是讨论空间化学、空间物理、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所以,月球已经又成为 21 世纪深空探测的首要目标,各国制定了实施探究月球的具体计划。 1994 年美国发射了“克莱门汀号”环月球探测器,发现月球南极有冰存在的信息,1998 年 1月 6 日美国成功发射了“月球勘探者”拉开了世界各国新一轮探测月球的序幕。俄罗斯将发射一个小型月球轨道站,再从轨道站向月球发射各种探测器,讨论月球内部化学结构及物理特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