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进展新理念引领水利新实践-水利部部长谈治水新思路以进展新理念引领水利新实践 水利部部长谈治水新思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进展理念。 水是生存之本、 文明之源、 生态之要。 进入新时期, 如何贯彻五大理念破解新老水问题? 如何用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谋划"十三五"水利蓝图? 水利如何支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 记者采访了水利部部长陈雷。 加快转变治水兴水管水思路 记者: 坚持五大进展, 是关系我国进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具体到水利工作, 如何贯彻五大理念, 转变治水思路? 陈雷: 五大进展理念是贯穿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灵魂和主线, 也是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根本遵循。 落实五大进展理念, 必须坚持思路先行, 深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 空间均衡、 系统治理、 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 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从创新进展看, 随着经济社会进展, 我国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 水资源水环境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必须全面推动治水思路理念、 方式方法、 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实现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 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 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 从注重行政推动向坚持两手发力、 实施创新驱动转变, 统筹解决好水短缺、 水灾害、 水生态、 水环境问题。从协调进展看,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水资源条件、 进展水平不同, 水利进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必须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 京津冀协同进展、 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协调进展, 围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围绕精准扶贫要求, 着力提高水资源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的适配性、 水利进展与经济社会进展的协调性。从绿色进展看, 我国水资源禀赋条件先天不足, 水生态环境容量有限。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以水定产、 以水定城, 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红线的刚性约束作用, 以用水方式转变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布局优化, 着力提升河流、 湖泊、 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推动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进展。 从开放进展看, 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进展议程单独设立了水与环境卫生目标。 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深化双边多边务实合作, 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涉水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