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运行方案范文为仔细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北方地区的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国家、省有关部署要求,加快推动全市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改造工作,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基本原则(一)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市统筹、部门联动、县市主责、企业主体、公众参加的工作机制,明晰扶持政策,鼓舞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建设。(二)安全保障,清洁为先。统筹全市优势资源,优化设施布局,加快建设完备的管网设施保障体系,提高煤层气、电力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三)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根据“集中供热为主、以气代煤为先、以电代煤为辅”的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实施。在供热管网已覆盖的区域,居民取暖必须接入集中供热;在热源充足但还未实现集中供热的区域加快集中供热管网延伸,优先进展集中供热;在供热管网无法覆盖的其他区域,加快燃气管道延伸,积极推广以气代煤改造方式;在供热、供气管网均无法到达的区域,可考虑采纳电采暖技术进行补充。(四)先易后难,有序推动。综合考量区域优势条件,对于已开展清洁取暖且具备优势热源、气源的地区要先行启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实施难度大的要抓紧完善基础条件,按时完成任务。二、目标任务10 月底前,全市完成 10 万户居民清洁取暖改造任务,其中泽州县完成 3 万户,高平市、阳城县各完成 2 万户,城区、陵川县、沁水县各完成1 万户,全市三、工作内容(一)清洁集中供热清洁集中供热是指以热电联供、工业余热、燃气锅炉、空气源(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锅炉为热源进行集中供热,燃煤锅炉单纯实施集中供热的方式不属于清洁集中供热。在市区和县城建成区、重点乡镇等供热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拥有清洁热源的工业聚集区,以及有工业余热的地区,优先进展集中供热。(二)“以气代煤”供热改造以来开展的煤层气利用普及工程(气化晋城)效益,鼓舞对煤层气抽采地、输气管道沿线、输气站周边和已实现炊事用气的居民实施“以气代煤”供热改造。(三)“以电代煤”供热改造拟对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共 12 个乡(镇)19个村实施“以电代煤”供热改造。四、支持政策(一)市财政设立晋城市清洁取暖改造工作专项资金,用于推动全市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对按期完成清洁集中供热、“以气代煤”供热、“以电代煤”供热改造的县(市、区),市政府根据每户 6500 元的标准进行配套,配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