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德育工作现状与时代进展要求的差距,提出了高校德育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措施。高校德育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观念上存在偏差,还不能从过去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全面素养教育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德育中泛政治化倾向严重,习惯于把思维方法、工作层面、生活层面、心理层面的问题上升到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抵触态度,甚至消极对立情绪。二是德育中急功近利,追求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目标倾向严重,缺乏循序渐进、层次递进的思想教育引导过程。三是德育与素养教育相脱离,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不能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融合为一体,造成德育内容空洞乏味。(2)德育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及时反映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信息一体化的时代内容,与飞速进展、变化的现实不相适应,缺乏针对性,对社会热点问题和青年学生关怀的社会现象不能给予合理而有力的回答。(3)对德育对象把握不准,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个体性、层次性的差异,在培育目标上居高临下,在道德要求上整齐划一,造成德育效果的短效和低效。(4)德育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老师的知识储备与青年大学生的需要不相适应。大学生是社会高知识的群体,他们对国内外大事非常敏感,借助网络技术,接受的信息、关怀的层面是多元和立体的。而很多德育老师多数还停留在原先的“老办法、老面孔、老一套”上,德育信息不畅,视野不宽,缺乏时代感,缺乏吸引力。高校德育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更新德育观念。实现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单纯灌输式向双向互动式转变。实现德育与素养教育相结合,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并积极探究相结合的途径、手段和方法。(2)拓展教育内容。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把进行全球意识教育和比较社会主义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构建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强化“两课”教学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开展多层次的教学,使高校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3)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制造性,强调时效性。高校德育的主要工作不是让学生接受复杂和具体的知识和掌握某种技能,而主要是让他们拥有科学的政治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要重视学生心灵的呼唤,进行心灵的沟通,把学生带进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