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推动学校教育事业进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不仅能对学生价值观、综合素养的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关系着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和谐进展。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是学生成长和老师进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其外延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完成学校的育人目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舆论文化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培育正确的集体舆论。加强品德教育。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班会,组织学生仔细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以及古今中外的一些典型教育故事,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加强“爱校”教育。培育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热爱母校的精神。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我为队旗添光彩”“我与文明同行”“献爱心、见行动”“读书活动”等,以培育正确的舆论。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判错误的思想行为,树立正确舆论。以各种方式引导正确的舆论气氛,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并且,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营造健康、和諧的班级文化自主设计班级环境,凸现出班级特色和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教室的墙壁变成学生学习制造的天地,让同学们走进教室那一刻起如同走进了的海洋:名人画像、名人格言、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社会一角”使学生对社会多一份关注、多一份了解、更多一份责任;“学习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