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雲中:王宗岳《太極拳論》心解太極拳是中華武術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將武術、武功引入武道、武學,武道通佛道,武學通聖學。《太極拳論》就是太極拳極為重要的經典,也是太極拳的心要,它以中華文化、中華智慧、儒釋道三學闡明中華武術,使中華武術成為智慧拳、文化拳、哲學拳、藝術拳、養生拳、武術文練拳。王宗岳將中華文化核心——太極思維與中華武術融為一體,發明了太極拳;他是太極拳的開拓者、奠基人。要學好太極拳須由王宗岳《太極拳論》入門,直入太極核心。一、《太極拳論》釋名太極乃萬物之源、萬物之始、萬物之心、萬物之能、萬物之用,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一切歸太極,太極生一切。太極:可用儒學「中庸」、「中和」、「中定」;道學「道」、「元氣」、「混元」;佛學「圓覺」、「妙有」、「一心」來理解。拳:權衡、掌握、拿住、持之。論:立論,以假名說真理,假即是真。就是用太極之理來說明武術、武功、武藝、武道、武學,大道一同。總而言之,心中先確立太極之理: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陰由陽生、陽由陰生、陰陽互生、互不生;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即是陽、陽即是陰,陰陽相濟、含三為一,即為太極。要在心中反復玩味,了然於心,以此立論來講武術(或世間萬事萬物),都能圓通無礙。與佛學無住生心(心即太極)如同一理。不住陰、不住陽、亦不住中;不離陰、不離陽、亦不離中,無住無所不住,即為太極妙用。明確了太極拳釋名的心義再讀《太極拳論》經文,更為簡明易懂。二、太極之理「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經文一開頭,單刀直入,直指核心。真理,無理可言;真法,無法可立。實際太極之理亦無,太極之法也無。太極者,無極而生;無極乃隱而不顯、非斷滅無。是為了說明事理建立而已,建立一個太極,以方便說法。首先將心空下來,萬物由心造,法界由心生,一切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道理、事相可由語言文字來說明。具體到修煉太極拳,太極者無極而生。太極須從無極始,那就是先要建立一個大而無外的虛空和小而無內的中心。在空中、心中顯現一個鬆空圓滿的「我」,即太極。圓空法生,一有太極,一定有陰、陽、中,含三為一;三即多、一即整體。陰由陽生、陽由陰生,陰陽變化就是一個動態的「我」。動靜變化由鬆、空、圓、滿之體而生、由覺而知。鬆、空、圓、滿之體和靈明覺知為動靜之機。一有動靜,時間的空間、空間的時間,時空混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