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名著笔记:傅雷家书

名著笔记:傅雷家书_第1页
名著笔记:傅雷家书_第2页
名著笔记:傅雷家书_第3页
一、作家简介《傅雷家书》——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1908-1966),中国著名翻译家,上海南汇人。曾经留学法国。主要译著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艺术哲学》等,另著有《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等。傅聪是傅雷的儿子,是钢琴艺术家。1957 年,傅雷被打成右派,傅聪在国外听说后就没有回国。于是,父子之间只有通信,这就是家书——百万读者喜爱的经典家书。但是,家书只有傅雷写寄到国外的信,却不见儿子从国外写寄回的信。1957 年,为人坦荡、禀性刚毅的傅雷被打成“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傅雷又遭受残酷迫害。1966 年 9 月 3 日凌晨,他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愤自尽,悲壮地走完了本不该走完的一生。由于父亲的“问题”,傅聪被迫于 1958 年底移居英国伦敦,当时这被称为“叛国投敌”。在遭受冤屈 20 多年后,傅雷夫妇 1979 年 4 月得以平反昭雪。傅聪也应邀回国参加父母的平反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傅雷作为一个翻译家,别人说“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译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对贝多芬、莫 扎特和肖邦的赏析;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判 深化浅出的典范;他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自 80 年代出版至今,已经感动了数百万读者。在 1966 年的一个晴初霜旦,翻译巨匠傅雷愤然辞世。9 月 3 日凌晨,58 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坐在自己的躺椅上吞服了巨量毒药,辗转而亡。两小时后, 他的夫人朱梅馥从一块浦东土布做成的被单上撕下两条长结,打圈,系在铁窗横框上,尾随夫君而去。在遗嘱中,逐件交代欠保姆的菜金多少,借某人的书放在哪里之类。傅聪收到父亲的最 后赠言是:“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文革给中国文化史造成了又一巨大损失。傅聪 1934 年 3 月 10 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气氛和学术精神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傅雷是著名学者、艺术理论家和翻译家。七岁半开始学钢琴,19 岁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1954 年傅聪赴波兰留学,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1955 年 3 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竞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8 年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间,傅聪进行了约 2400 场独奏音乐会;录制了约 50 张唱片。他驰骋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元素商铺+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挑选合适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