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南京的王气雪松,被尊为南京的市树,莅宁之人,大多要观瞻一下雪松与作为市花的寒梅。南京总统府邸两株比肩的雪松,可谓欣赏的典范。其虽同时从遥远的印度迁徙而居,却一株伟岸钻天,一株瘦小羸弱。同长子超楼前,伟岸者更显伟岸,羸弱者愈益羸弱,在讲究对称的国人面前,顿失美感。而另一处枯了半壁的参天雪松,朽败枯槁与绿意盈然在同一株病树上相互争斗。虽半树枯枝,却给人满眼苍凉,颇令我感到这树种的金贵和长之不易。原本无辜的树木,却要强加以贵贱的分野,这是人的悲伤还是树的悲伤我倒更喜爱南京土生土长的各色乔木,它们虽非名门望族,却满身洋溢着江南浓郁的气息!是它们真正妆饰了南京漂亮的视野。绿意袭人的南京树随处构筑着清爽的荫凉,既不拘于宫墙,也难宥于豪门。认真打量这些树们,竟都不择地而生,似乎只要有土壤,它便要扎根,只要有空间,它就能延伸枝桠,从不浪费每一次生存的时机。骄阳当空,它绿得更为浓烈,绿得恣肆和泛滥。最值得留意的,是满身沧桑的老树,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虽风刀霜剑遍体,然精神格外抖擞。从它的每一片叶子上,都能读出一些历史故事。每一棵树,都深藏着一个久远的南京!见微知著,这既是艺术表现倍加青睐的独特视角,也是表达效能的一种认知方式。无论是智能启悟上的浅易之开端,还是欣赏中的佳境之渐入,都离不开细节。所谓匠心独运,无一例外都是从细节处展开和从细节处获得最终表达的。我所认识的南京就是这样。南京十字路口,同交通灯一起悬挂的,竟然是大出交通灯几倍的红绿灯切换时间显示牌,这醒目而闪耀的数字,用近乎夸张的尺幅,对人流和车流传递着一种温馨的关注。温馨的提醒成为这儿主要的着眼点,命令式的红绿灯反倒是这里次要的东西了。夜幕下的公交车,身上亮着夜光的线路号,对乘客又是一种暧意融融的问候。想想自己的蜗居,好歹也落脚于一座省会规格的城市,每至夜晚,公交车竟考起了乘客的目力和体力。目力欠佳者,只好用耳朵识别车次;体力不支者,大多在车道上冒险守候。报号的车喇叭和司机的脾气一样,常常莫名其妙地和乘客叫劲,遭罪的自然是些耳背眼花、步履蹒跚的老人。似乎公路上呈疯狂状的豪车,要比金陵多出几倍。而洗浴、桑拿的霓虹灯比路灯还多还亮,这些光柱下亮相的都是些最奢侈的装潢、最壮丽的楼盘、最牛的坐轿。变着法儿作乐的主儿充塞其间,并为繁荣作出了具有时代痕迹的定义。而人文关怀的字眼儿,还得把报纸每天的头版撑破……同一蓝天下,差异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