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产妇1.2 诊断标准[3] ①≥妊娠期高血压血压 140/90mmHg,妊娠期出现,并于产后 12w 内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可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可确诊。②子痫前期妊娠20w≥后出现 140/90mmHg≥,且尿蛋白 300mg/24h 或(+),可伴有上腹部痛苦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③子痫子痫前期孕产妇癫痫发作,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④慢性高血压病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女性在孕 20w 前无蛋白尿,孕 20w 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h 或孕 20w 前突然出现尿蛋白量增加、血压进行性升高、或血小板减少。⑤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病妊娠前或孕 20w 前发现血压升高,但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孕 20w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至产后 12w 后。1.3 排除标准 排除有严重内科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1.4 观察指标 血压水平、顺产和剖宫产的人数比例以及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情况进行记录、护理满意度等。2 结果住院天数平均(21±5)w 后,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及互相配合,对比组发生先兆子痫 16例(48.48%)、子痫 5 例(15.15%),顺产 20 例(60.60%)剖宫产 13 例(39.40%),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8.0±0.7)分;实验组发生先兆子痫 10 例(30.30%)、子痫 3 例(9.09%),顺产 25 例(75.75%),剖宫产 8 例(,24.25%),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9.0±0.3)分。实验组顺产人数明显多于对比组,且实验组 Apgar 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护理3.1 环境的安排 这方面以空间的布置、温度、湿度、通风及噪声的控制来进行安排,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 1m,一般而言 18~22℃是适宜的温度,病室湿度以 50%~60%为宜,一般通风 30 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的,噪声不仅使人不愉快,且对健康有影响,做好宣教,向家属详细交代尽可能地为患者制造宁静舒适环境的重要性,避开频繁进出房间打扰孕产妇休息,保证孕产妇充足的睡眠。3.2 心理护理 存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一般情绪高度紧张,尤其是初产妇会有很重的压力,这些不良情绪产前、产后及整个住院治疗过程中,对孕妇的免疫及内分泌功能造成重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必须通过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耐心地倾听其主诉,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鼓舞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下达病重或病危通知书时以用恰当的言语解释和预告,争取取得患者、家属及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