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半结构化初始访谈略讲——李孟潮

半结构化初始访谈略讲——李孟潮_第1页
1/11
半结构化初始访谈略讲——李孟潮_第2页
2/11
半结构化初始访谈略讲——李孟潮_第3页
3/11
今天的话题是“心理治疗的初始访谈”。这是一个基础的不能再基础的技术。同时也是一个比较考验治疗师功底的操作,照葫芦画瓢做个初始访谈也许对在座的大多数人来说不算什么难题。但是如何深入理解初始访谈中各种信息的意义,这就还需要我们把学了三、五年的心理治疗的知识融会贯通。今天主要讲一些初始访谈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操作会带一些。1、导言我想,初始访谈让人困惑大概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诸位听了太多的初始访谈的模式,而不知道究竟如何下手为好。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一开始学心理治疗的时候,也为究竟选择哪一种模式作为初始访谈的模式头痛不已。一直到后来,自己吃了很多亏,也查阅了很多文献,才逐渐摸索出一条比较适合我个性的初始访谈模式,也就是“半结构化的初始访谈”模式。我认为,这种模式是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的。后来,我向几位治疗师推荐了这种模式。看起来效果还不错。其实这种模式在很多临床心理学的教科书里面都有,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一本名叫《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的书,那上面说的比较全。开始介绍这种模式前,首先要打消诸位的一个顾虑。就是有些同行也许受到了一些“人本”或“精神分析”的模式的影响,认为在初始访谈中不应该问太多问题,更不应该下诊断,而应该一个劲儿地倾听、理解、共情,所谓促进治疗关系。我想这种误解大概有几个来源:第一,把初始访谈和正式治疗的开始阶段混淆了起来。初始访谈的目的就是确定三个问题的答案:)来访者是需不需要治疗(咨询))需要哪一种的治疗)来访者需要的治疗模式治疗师会不会做在初始访谈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开始治疗,所以不用急着去表现“共情”。在所有治疗的开始阶段,的确都需要有一段时间治疗师要注意倾听和理解。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不问青红皂白一开始就什么信息都不需要。我反复举的一个例子就是甲减的患者以为自己是心理疾患而就诊,要是我们不注意初始访谈,一开始就“共情万岁”的话,有可能把别人“共”死的,甲减的时候水电解质的紊乱是共情治不好的。第二,共情不是技术,而是生活态度,是价值观。所有的信仰体系中都强调共情的,儒释道、基督教、共产主义,都强调共情,而不仅仅是罗杰斯。故意地要在治疗的某个阶段、某个时间点表演共情我认为是很做作的,恰恰不是共情的表现。一个人本主义者,即便在他问诊的时候,下诊断的时候,做冷冰冰的外科手术的时候,仍然可以让人体验到温暖和理解。反之,嗜杀成性的屠夫拿着禅杖也可以杀人。结构化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半结构化初始访谈略讲——李孟潮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