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担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强化担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篇一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一个故事,对这种为官不为的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说有个当官的人死后见了阎王,自称一生为官,所到之处只喝老百姓一杯水,无愧鬼神。 阎王说: “ 设立官制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但是要说不要老百姓的钱就是好官,那么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还廉洁吗 ?” 这官辩解道: “ 我虽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啊 !” 阎王说: “ 你一生处处求的是保全自己,某个案子,你为了避开嫌疑没敢说话,这不是有负于民吗 ? 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这不是有负于国吗 ?” 该官听罢惭愧万分,无言以对。 当下类似堂前木偶的干部远未绝迹,对此,笔者认为就要出重拳、下狠招整治为官不为现象 , 打掉这只拦路虎 , 搬走这一绊脚石 , 让混官、庸官、懒官、太平官下台,让在其位、谋其政 , 既廉又勤 , 既洁净又干事的好官上台,营造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干事创业氛围和社会环境,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找准病灶,才能开出良方。 为官不为者之所以大有市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滑坡,不想为。 部分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识薄弱,政绩观扭曲,习惯做有政绩或有油水的事,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缺乏担当精神,遇到困难问题躲着走,奉行 “ 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 ” ,事业心、责任感不强。 二是进展空间不足,不愿为。 目前,干部任职年龄政策调整了,加上消化超职数配备干部,近几年内干部的晋升空间相对小了,加上部分地方存在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情况,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导致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干部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时间过长,工作激情减退。 三是监督力度不够,不必为。 部分地方干部监督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情况,很多监督措施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没有形成对为官不为者的有效威慑,部分干部存在法不责众的心态。 四是能力不强,不会为。部分干部组织领导能力弱,业务素养和决策水平低, “ 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 ” ,面对改革进展难题,存在 “ 本领恐慌 ” 。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治理为官不为现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为官不为问题时指出: “ 要深化分析,搞好正面引导,加强责任追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