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战时期大后方科技事业的“诺亚方舟

抗战时期大后方科技事业的“诺亚方舟_第1页
抗战时期大后方科技事业的“诺亚方舟_第2页
抗战时期大后方科技事业的“诺亚方舟_第3页
抗战时期大后方科技事业的“诺亚方舟关键词:中国西部科学院;大后方;北碚;科技文化中心“诺亚方舟”出自圣经《创世纪》中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一个名叫诺亚的义人在上帝的点化下建造了方舟,因此在上帝因人类所犯的种种罪恶而生气地用洪水将人类毁灭的时候,只有方舟上的诺亚一家及飞来的飞禽走兽幸运地活了下来。后来“诺亚方舟”就用来比方灾患普降时生命的保护物,或者摆脱厄运的凭借,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创建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坐落在重庆一偏僻、秀美的小镇北碚,这里少外来干扰,是搞科研的好地方,她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在西部地区建立的第一家综合性科学讨论机构,也是民国时期成立的中国为数不多的几家民营科研单位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侵略无疑是中国科技事业的一场巨大的灾难,中国的科技事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北碚播下的科学种子和进展中国科技事业的不懈努力,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内迁和大后方“最大科学中心”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大后方科技事业进展的“诺亚方舟”。一、抗战爆发前中国西部科学院的创建与进展卢作孚创建西部科学院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科学的深刻认识。据高孟先追忆,“五四运动”中,卢作孚是四川地区“德”、“赛”二先生最热忱的提倡者之一,他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进步、落后与科学是否发达关联极大。因此,卢作孚 1927 年担任江巴璧合特组峡防团务局局长后,想方设法进展科学事业。1930 年初,建立科学院的步伐加快,除“大举采集动植矿各物标本”外,卢作孚还重点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为科学院募集资金,并得到当时四川最具影响力的军阀 20 军军长刘湘、24 军军长刘文辉的支持。二是建立民众博物馆,将少年义勇队采集的动植物标本和少数民族社会风物 10 余万件陈列展出,开展科普宣传。三是拟定《科学院计划大纲》,就设备配置、标本采集、对外沟通、参观讨论、建筑选址等,描绘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卢作孚对创立科学院的构想日趋完善。1930 年 3 月至 8 月卢作孚亲自率团对东北、上海等地的考察直接推动了中国西部科学院筹备处的设立。东北的考察对卢作孚触动最为深刻。他在游记中写道:“他们(指日本人)侵略满蒙,有两个更厉害的武器,为平常人所忽视:一个是满蒙资源馆,一个是中央试验所,凡满蒙的矿产农产畜牧,都被日本人将标本收集起来,将数量统计起来,将地形测量起来,绘图列表,并制模型,加以说明,——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雏圣文化+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大量办公文档供您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