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推广早实核桃状况调研报告为在我县干果产业进展中仔细落实科学进展观,我多次深化农村进行调查讨论,结合工作实际,反复仔细进行深层次思考,形成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包涵。一、早实核桃示范定植及在我县的适应性为了改变我县核桃种植品种差,零星分散,市场占有份额下,结实晚、受益慢、种壳核纹深密,欠美观等问题,1998 年泸西县林业局林业科学技术讨论所,从云南省林科院引种一个新品种早实核桃,在白水库青年万亩林进行试验示范种植了 100 亩,到 20xx 年就已挂果,现每年产果达 5 吨,可剪穗条 50 万芽,通过近 8 年的实施和总结,并对各环节进行观察和实验,我们认为该品种,坚果长扁圆形,纵径 3.3——4.3cm,横径 3.5——3.9cm,侧径 3.2——3.3cm,为大果或中果型。中果重 10.7——13.4g,仁重 5.8——7.0g,出仁率52%——54.3%,出油率 70%左右,壳薄 0.77——0.95mm,具有早实、早熟、丰产、优质、耐寒及树体矮化,易整仁取出,仁饱满,色浅黄,味香纯,比较适宜当地的气候、海拔,土壤,深受宽阔消费者和群众容易接受的优点,群众纷纷要求定植此品种。该品种核桃 1 年生嫁接苗定植后 2—3 年开花结果,5 年进入盛果期,株产 3 公斤以上,适宜在海拔 1500——2300 米之间,土壤红壤,ph 在 5——7 之间,土层深厚,湿润、肥沃,地形地势平整的阳坡或半阳坡,浇排水良好的地区栽植。20xx 年以来我县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就已在中枢镇民主大七号山和西华寺丁合村老窑坡处进行种植,示范定植面积已达500 亩,目前长势较好,已快要挂果,为进展万亩早实核桃取到了宣传示范的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万亩早实核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二、我县核桃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是没有树立可持续进展的理念,从林业生产的自身条件和特点去考虑,百年树人、十年树木,林木的生长受林木生长规律限制,经济林至少要 3 年才能见到效益,用材林有的要熬到一辈人才能一次性见到效益。种在地、偿在天的思想是造成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病根。二是林业单位面积投入成本太低,没有补植补造费、管护费和抚育费,重栽轻管,管护难予跟上,仍然是林业难予见效的主要原因。三是生产观念落后,在工作方式上,仍然是以烟为主抓经济、以粮为主保肚皮、以畜牧养殖丰菜单,以粗放加工补小钱的半封闭农业经营模式,而忽视了经济作物的提质增效,不少干部、群众满足于温饱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