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墨生练功打拳吟诗作画品茗会友中的生命之道《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留住手艺》等讲述工匠精神的纪录片近年来火爆荧屏,随着这些纪录片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2024 年,我们见到了久违的梅墨生先生。虽拥有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等众多身份,但梅先生却在每个领域都是真正的“大国工匠”。梅墨生,号觉公,斋号为一如堂。现任中国国家画院讨论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在艺术领域,他是当代中国画、书法艺术创作和近现代艺术讨论与评论的“三栖型”人物之一;他的书法以行草书见长,结体夸张、变体,却是古法盎然,一派刚柔并蓄、清丽平和之境。人们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不离传统和常变常新,感受到一种传统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艺术思想,曾被评为“当代十大画家”之一。梅先生还同时兼任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讨论员,亦为中国武术七段,北京吴式太极拳讨论会常务副会长,武当山武当拳法讨论会顾问。在如此多的领域有所建树,难怪梅墨生常被友人赞扬为“通才”。或是因为长年练拳养生、书画养心的缘故,出生于 1960 年的梅先生已近耳顺之年,但看起来却散发着一股英气,仿佛正值壮年,面色红润,双目炯炯,精神矍铄。谈及养生,梅墨生先生认为,养生就是顺自然之道,行性(精神、心理)命(肉体、生命)双修之功。规律作息,常练太极11 岁时,梅墨生就开始学习长拳,12 岁跟师学习内家拳。25 岁开始学习太极拳,为著名太极拳家李经梧的入室弟子,近年来也曾问业于太极拳家、内丹养生泰斗、中医师胡海牙。梅墨生告诉记者,在青壮年时,因为忙于工作,他常常工作到后半夜,长期如此,颈椎、腰椎“频频亮起红灯”。年至不惑,梅墨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损耗了太多。此后他不仅作息规律,也重新开始太极拳的练习。“当年习武的初衷就是强身健体、防身御敌。虽然对当年忽视身体健康而后悔,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梅墨生说,现在有很多人虽然身强力壮,但是脾气暴躁易怒;有些人虽然心态良好,但是身体羸弱、疾病缠身,这些都是不健康的。随着阅历的增长,梅墨生认为,太极拳除了可以强身健体,更是中华文化的养生珍宝,是实实在在的学问。练习太极要以外求内、以动求静、动中犹静、静中犹动,使人体内之丹气场与“身外天地宇宙之大元气场”相通感,相契合,此种境界并不是常人能一蹴而就的,须通过刻苦用功并用心修炼,否则就是遥不可及。修技艺、修身也修心现代社会对精神需求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