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木虱发生的气候特点及防治关键期1、气候特点与发生原因分析2、危害作物及分布梨木虱的寄主植物有梨。以成虫、若虫刺吸口器危害芽、叶、嫩枝等部位。今年大面积发生并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地段叶片被害率 90%以上,由梨木虱危害落叶率在 50%-60%,果面污染率在 50%以上。该虫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山东、河南、安徽等梨产区。3、危害症状若虫和成虫刺吸叶、芽、嫩梢汁液,造成叶片向背面纵卷,出现褐斑,严重时变褐皱缩脱落。此虫排泄透明的黏液,常将果叶,两叶粘合起来,严重时树枝上、地面滴落一层油污,遇雨即引起煤污病菌寄生,叶片污黑,果面亦变黑粗糙,果面污染率在 50%以上。果实污黑层影响膨大,降低果品等级。4、发生规律梨木虱年发生 4-5 代,世代重叠。以冬型成虫在梨园落叶下、杂草间(70%)、树皮下 3 个场所越冬。越冬代成虫出蛰期:华北地区 2 月上旬至 3 月上旬,即在梨树花芽萌动前 10-15 天开始,3 月中旬开始产卵,每雌虫可产卵 290 粒左右,卵期一般 7-10 天。孵化期:4 月中旬以后为第 1 代初孵幼虫危害期,4 月下旬至 5 月初为盛发期,初孵若虫潜入芽鳞片内或群集花族基部及未展开的叶内危害。发生分泌物时间是 4 月下旬(落花后),分泌物发生高峰期为 6 月上中旬。在 6 月中旬以后症状明显、果、叶开始变褐,严重者落叶。麦收前,进入了 1 代梨木虱的低龄若虫期,此时的若虫身上覆盖的蜜露较少,蜡质絮状物也薄,是一个防治的绝好机会。麦收后,随着盛夏的来临,气候条件更加适合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梨木虱生长的更快,繁殖的也更多,进入了全年危害的主要时期,这一时期我们叫做梨木虱的猖獗发生期。此期在一般年份可持续到 8 月中旬前后,在此之后,田间的数量迅速的减少,危害也随之减轻,在落叶前出现冬型成虫并越冬。其他各代成虫出现期:第 2 代 6 月上旬至 7 月中旬。第 3 代 7 月上旬至 8 月下旬,第 4 代 8 月上旬开始发生,9 月中下旬出现越冬代成虫。第 4 代后期发生的部分个体,直接变越冬型,未能变成成虫者均被冻死。5、防治策略1 年中,梨木虱的防治有两个重要时期:第 1 个重要时期是在冬型成虫大量出蛰,第 2 个重要期是在麦收前,防治 2 代低龄梨木虱。做到“虫菌兼治”,即前期重点治虫,中期重点消除分泌物,后期重点防治霉菌附生,(1)休眠期清除落叶杂草,刮洁净老粗皮。(2)第 1 防治关键期:2 月中旬开始出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