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汀小说中的茶馆文化成都的茶馆数量之多,历史之久。有名谚这样说茶馆是个小成都,成都是个大茶馆,一城居民半茶客。从这些名谚诗句中不难发现茶馆在四川文化中所占的份量。成都人自己调侃说成都有三多:闲人多,茶馆多,厕所多。在中国,成都的确以茶馆最多,茶客最众并以在茶馆中消耗时间最长而名声在外。在沙汀的长篇、短篇小说里,尤其是他的三记中都可以发现茶馆的足迹遍及各个地方,它形成了独具成都特色的茶馆文化。一、成都茶馆多在沙汀的许多作品中对茶馆和茶客都有精当的描写。沙汀是爱写四川的茶馆生活的,茶馆在四川是各种身分的人聚会的场所,吃讲茶,断事理。在这个地方,将四川人的风俗民情一一呈现。沙汀说除了家庭,在四川,茶馆,恐怕就是人们唯一寄身的所在了。我见过很多的人,对于这个慢慢酸化着一个生命和精力的地方,几乎成了一种嗜好,一种分解不开的宠幸,好像鸦片烟瘾一样。成都人爱喝茶,爱坐茶馆,这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从来没有改变过,而且已然成了一种文化,一种传承已久的历史文化。坐茶馆,是成都人若干年来就形成了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正如沙汀说的因为习惯出了毛病,不到茶馆便难受。茶馆成了成都人悠闲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男女老少都离不开。人们去那儿不仅仅是喝茶,也享受齐聚一堂的氛围。在成都,无论是寒冷还是酷暑,最早亮着灯的必是茶馆,而茶客们也总是早早的从热被窝里进入冰冷的世界,摸摸索索的穿衣,不点灯,不洗脸,也不漱口,在万籁俱寂的冬夜走在打霜的石板上,向着有灯的茶馆走去。而此时的茶馆里几十个铜壶烧得呯呯作响,堂倌则是满额的汗珠。茶馆里人来人往,有些聊天,有些打瞌睡。在茶馆里你可以聊天、下棋、谈论政治,或者做生意。在夏天的几个月里,也有人一边品茶,一边洗脚。很多人称成都人是十分懂得享受的,就如一句话:成都这地方,有钱可以过得舒坦,钱不多也活得很满意。沙汀所写的北斗镇并不大,只有一条正街,还有两条被称为尿巷子的窄巷。两边都是粪坑、尿桶、尿缸,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小乡场兑有八九个茶铺,赶场天甚至增加到十多个。1938 年左翼作家萧军到成都吃惊于茶馆之多江南十步杨柳,成都十步茶馆,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何满子说:茶馆之盛,少时以为当属江南为最;稍长,到了一次扬州,才知道更盛于江南通;乃至抗日战争时期到了成都,始叹天下茶馆之盛,其在西属乎!不难看出成都茶馆的数量之多,而每一个茶馆所能容纳的人数也不少。李劼人曾这样描写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