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髮的艺术生涯1921 年 3 月,程十髮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乡村医生家庭。父亲程欣木婚后,在松江开设中医诊所,程十髮就出生在那里。母亲丁织勤是嘉善西塘人,和枫泾相隔不远。家庭的环境对幼年时的程十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乃至影响了他的整个艺术人生。启蒙程十髮的也只是极为普通的人物和画册,仅《芥子园画谱》而已,即使能见到唯一的一张任伯年的画,也是石印上色的。而这非常平凡而普通的画册却萌动了他的绘画潜能。除了家庭内部环境之外,社会的外部环境-江南的水乡文化,也使程十髮从中吸取了艺术生命的养分,直到他后来的连环画和中国画创作中,都鲜亮地反映出了江南水乡的特色。程十髮从出生到 18 岁来上海读书,一直生活在松江,日后他对松江的评述,也见证了土生土长的他对江南水乡文化的怀念。1983 年程十髮曾这样自述:“松江的环境也有一些特别的意义。我住在这条小街上,有许多的手工业作坊,有用土法印彩的土布作坊、染坊,还有刻神像的店,还有水印木刻糊纸牌的店铺子,还有用脚踏的车床车一些木器玩具、用具等属原始的手工艺品店。这条小街上民间艺术的东西很多,小时候我就在这个环境里长大。”江南水乡的乡土艺术孕育了程十髮的绘画艺术,程十髮的作品中处处呈现出江南风味。《芥子园画谱》是初级教材,水乡文化是素养培育,从中看出来程十髮还是以自学为主,直到他 18 岁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才开始接受正规的系统教育。程十髮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以后,没有钱交学费,只能从好几家亲戚中借凑而成,是名符其实的“贫困生”。到了上海美专后,程十髮开始了全新的学习。教授他的老师是吴昌硕的入室弟子王个簃先生,以及李仲乾、汪声远、顾坤伯诸先生。王个簃就因为古文出色而被吴昌硕聘为家庭老师,而王个簃也对程十髮的古文知识十分称道。在学校里程十髮就显露出他另类的绘画思维,他不肯循规蹈矩地学习,虽然有违于王个簃的教学方法,因为他对吴昌硕的绘画是一成不变的容不得丝毫变化,即使如此,王个簃还是对程十髮这个学生十分地宽容和认可。程十髮在校期间,王个簃就曾赋诗一首赞扬他的山水画,诗的前四句为:“程潼不犹人,胸次极廖廊。模古有会心,笔墨无拘束。”美专毕业后,程十髮失业回到松江乡下,生活真的穷到了顶点,以前老师讲画画要饿死的话,真的一点也不夸张。但程十髮仍在松江家乡临摹“四王”的山水画印刷品,为他的传统中国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程十髮学画贫穷不能移,身患重病不改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