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考古不收藏不只挖墓不涉明清

考古不收藏不只挖墓不涉明清_第1页
1/2
考古不收藏不只挖墓不涉明清_第2页
2/2
考古不收藏不只挖墓不涉明清知识。大多数同学对旧石器时代考古不太感兴趣,毕竟从感性上觉得当时的人类还没有制造出什么文明,倒更像古生物学。随着新石器时代开始,大家的兴致逐渐高涨起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很多博物馆里熟悉的器物就会出现在脑海中,如人面鱼纹盆、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等等。夏商周则是我最喜爱的时代,从小对于考古学的最初认知就源于充满了庄重威严的青铜重器。后母戊鼎、四羊方尊、曾侯乙编钟……精致的纹饰、庄重的造型、沉甸甸的质感,一件件镇国重器映在脑海中,遐想着古代王侯的生活。上古先民为后人留下的仅有只言片语,等待去发现的还有大片未知的辉煌。备受争议的夏朝激发着考古学者们不懈地探究和考证,父死子继家天下的王朝时代自此滥觞,其影响甚至比秦王扫六合更重大。寻找让西方信服的以文字为载体的夏文化何其艰难,中国考古学者们对夏朝的存在深信不疑,并不仅仅是出于民族自尊心:商代的甲骨文是一种体系成熟的文字,目前为止发现的甲骨文之前的与文字有关的线索,只有一些陶器上零星的刻画符,而处于刻画符与成熟文字之间的过渡性文字还未发现。同时,商周考古学,曾经挽救了中国人对于自身历史的认知。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彻底地反思中华文明,然而这场运动在某些方面却有些过激,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提出“层累叠加的中国古史”,因为对于尧舜禹、夏商时代的历史记录,是年代越晚的文献描写得越清楚,可见是越到后代杜撰越多,从而靠想象代代叠加起了中国古史。这一论断几乎否定了整个中国古史,动摇了整个中国对于祖先的认知。然而正是这时,安阳的殷墟出土了大量的有字甲骨。甲骨片上的商王世系与《史记》所载几乎完全吻合,这足以证明我们流传数千年的商汤、纣王的故事确有其人,司马迁等史官们没有用子虚乌有的人物杜撰。战国秦汉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人人耳熟能详的荆轲刺秦王、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霸王别姬、破釜沉舟、信陵君窃符救赵、乐毅伐齐等等故事都充满了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怀,帝王将相们书写了这一时代的主旋律。秦汉时代考古学学习的重点是长安、洛阳等重要城市遗址的结构布局、发掘现状、出土遗物、保护状况等。魏晋隋唐考古学的重点除了墓葬、城址两大块之外还增加了石窟寺等宗教遗迹。而宋元两朝由于年代相对已晚,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中国古代建筑的学习。明清时代距今时间较近,因此考古一般不涉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考古不收藏不只挖墓不涉明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