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10 篇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10 篇 (篇一) 近年来,**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仔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岗位意识、廉洁意识,始终秉持强烈的为民情怀,有力推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效开展。 一、识准扶贫对象,确保脱贫攻坚“靶向定位” 根据国家和市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县扶贫办严格执行识别标准和工作程序,识别出 32377 户、130286 名贫困人口,识别出 130 个贫困村,根据贫困程度分类建档立卡。常态化开展入户调查,准确掌握致贫原因,根据因病、因学、因灾、缺劳动力、缺资金、缺技术等情况进行一户一册分类统计,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做到了户户有项目,户户能增收。利用“互联网+扶贫”的思维,实施扶贫信息动态管理精准,开通**县精准扶贫平台和手机 APP,精准记录贫困户基本信息、精准帮扶措施及脱贫措施、帮扶干部入户情况记录、贫困户脱贫趋势和预测等。 二、创优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力量聚合” **县扶贫办创新工作机制,实行分工负责制、分线负责制和分片负责制,将全办职工分为综合协调组、扶贫搬迁及产业进展组、基础设施及社会扶贫组、教育培训就业医疗卫生“兜底”组、督查巡察组、金融扶贫组、建档立卡及信息宣传组 7 个组,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对接联络,做到上下结合、条块结合、内外结合,形成攻坚合力。有针对性优选 2546 名扶贫帮扶干部,组建 130 个驻村工作队,650 名驻村工作队队员长期驻村开展工作,面对社会公开选聘驻村扶贫专干 278 名,定点驻村,协助村乡两级做好扶贫工作。出台《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部门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层层明晰责任,有条不紊推动。出台《县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建立常态化督查检查工作机制,县领导与乡镇(街道)、部门与乡镇(街道)、帮扶干部与贫困户实行捆绑考核,将脱贫攻坚成效作为考核乡镇(街道)、部门和帮扶干部的重要内容。 三、用好扶贫资金,确保脱贫攻坚“精准滴灌” **县扶贫办保障扶贫持续投入,根据渠道不变、性质不变、打捆使用原则,累计整合下达扶贫资金 27.5 亿元。以 130 个贫困村为重点,整合各类扶贫资金着力解决水电路讯等基础瓶颈制约,全年启动村通畅公路建设 400 公里,竣工 380 公里;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