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技巧在批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由于领导者所使用的语言不同,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其批判的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领导者要增强批判的有效性,就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讲究语言表达技巧,增强语言的说服力、感染力。具体讲,在批判下属时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准确恰当,言之有理 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不能压服,只能说服;不能搞专制,只能讲道理。领导批判部属,引导他们解决思想问题,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缺点错误,尤其要注重言之有理,以理服人,虽不求字字珠玑,句句锦绣,但要力求语言中肯,措词恰当,深化浅出,说理透彻,使其口服心服。 1953 年 3 月,毛主席在济南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有些人因为革命胜利了,就争名争利,评级时闹得痛哭流涕,他语重心长地说: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难过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也是男儿(也许还有女儿),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有泪不轻弹是对的,难过处是什么就是工人阶级、广阔劳动人民危险存亡的时候至于你那个什么级,就是评得不对,你也要吞下去,眼泪不要往外流,要往里头流。这里,毛主席以理服人,对那些滋长了个人名利思想的干部进行了严肃的、善意的批判教育,使那些同志深刻认识到争个人名利是十分 错误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要刚柔相济,言之有威 批判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既不能轻描淡写,也不能草率从事,要仔细对待,触及灵魂深处。一团和气或隔靴搔痒的批判,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那些犯有严重错误,影响极坏而又屡教不改的人,尤其不能实行轻软温柔的言语进行批判,要实行严厉的语言和严肃的态度,一针见血地进行批判。但是,批判不是为了整人,而是为了治病救人。这就要求领导在批判时,既要讲原则,又要讲团结,既要严,又要慈,刚柔相济,言之有威。 在一次整治经济进展环境的会议上,针对少数部门的少数干部向群众索拿卡要的现象,一位县委书记严肃地说:同志们啊,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哇,他们挣点钱不容易呀!那都是他们拼死拼活挣来的血汗钱,用从群众干瘪的口袋里搜刮的一分一角,去鼓胀自己的腰包,于心何忍良心何在我们还是立党为公吗还是执政为民吗这样任其下去,我们的经济还能进展吗我们的事业还有希望吗今后谁勒索老百姓的钱财,我们就砸掉谁的饭碗!这一番语重心长、刚柔相济的严厉批判振聋发聩,使所有的与会人员都深受教育。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