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又是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1]。食管癌的预后极差,5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为晚期,因此,讨论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已成为当下主要问题。虽然治疗方式在不断进步,但仍以手术、化疗、放疗、基因治疗、靶向治疗及中医药等综合治疗为主要手段,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特别是合并远处转移者来说,避开手术的创伤及痛苦而采纳姑息治疗方式,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尽可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观点[2-3]。中医药治疗食管癌在提高整体质量、顺利完成化疗、延长生命期等诸多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应用中医药与手术及放化疗结合治疗食管癌是十分必要的。1 食管癌的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 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者,塞不通也 。朱丹溪认为 夫”气之为病或饮食不谨,内伤七情或食味过厚,偏助阳气,积成膈热 。明代张景岳认为精“血不足与噎嗝形成密切相关 噎嗝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伤阴……” 而成,伤阴则阴血枯涸,气不行则噎嗝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 。 噎膈的发生与忧思暴怒、酒色过度、瘀血、顽痰、逆气、阴血枯涸等有关。本病的发生多以阴血亏虚,尤其是肾水的枯竭为本,兼夹痰饮、瘀血、气滞等为标。1.1 正虚是食管癌发生的基础 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内在根本因素,《医宗必读》“”“”曰: 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外证医案》曰: 正气虚则成岩 。张代钊认为正气亏虚是食管癌的内在病因,并与饮食和情志有密切的关系[4]“。中医属于 噎”嗝 范畴,以内伤饮食,情志不遂为主因且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共同致病,形成气滞,痰阻、瘀血阻于食道,形成食道狭窄。正虚邪实是食管癌的基本病机。1.2 正虚是食管癌复发、转移的关键 食管癌发生后,一方面由于邪气亢盛,正气益虚,虚不胜邪,邪气泛滥,导致癌症复发、扩散、转移;另一方面,发现食管癌,积极采纳手术、放疗、化疗这些手段,虽然对邪气即肿瘤细胞有遏制作用,但其治疗对正气亦是一个“”损伤。因此,多疗程、多手段的 祛邪 治疗可致正气屡伤。正气虚造成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环境失衡,抗病能力减弱或丧失,邪气累聚,加速了癌症扩散、转移,形成恶性循环。晚期远处转移患者尤为明显,可见,食管癌的发生、进展、扩散、转移及结局与正虚息息相关。2 综合治疗“”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