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通信市场【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合计2011年4题4分1题2分06分2012年5题5分1题2分07分2013年5题5分2题4分09分2014年5题5分1题2分07分【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通信市场概述【本节考点】【考点】通信市场边界的确定【考点】市场结构及效率【考点】通信市场结构分析【本节内容精讲】【考点】通信市场边界的确定(一)通信市场通信市场的核心功能是通信产品和服务的交换,通信市场的两个核心要素是产品要素和地理区域要素。产品要素界定了哪些产品或业务属于同一市场,进而可以将通信市场划分为不同的产品或业务市场,如电信业务市场、邮政业务市场,话音业务市场、数据业务市场、宽带接入业务市场等。地理区域要素则界定了一个市场的地理区域覆盖范围,由此可将市场划分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国际性市场等。(二)相关通信市场边界的确定相关通信市场的界定通常是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行为进行分析的起点,是确保有关政策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的前提。(1)相关市场的含义。根据我国《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相关市场指的是“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相关商品市场,是根据商品的特性、用途及价格等因素,由需求者认为具有较为紧密替代关系的一组或一类商品所构成的市场。这些商品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关系,可以作为经营者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相关地域市场,是指需求者获得具有较为紧密替代关系的商品的地理区域。这些地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关系,可以作为经营者进行竞争的地域范围。(2)界定相关市场的基本依据。实践中,相关市场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品或地域的可替代程度。在市场竞争中对经营者行为构成直接和有效竞争约束的,是市场里存在需求者认为具有较强替代关系的商品或能够提供这些商品的地域,因此,界定相关市场主要从需求者角度进行需求替代分析。当供给替代对经营者行为产生的竞争约束类似于需求替代时,也应考虑供给替代。需求替代,就是根据需求者对商品功能用途的需求、质量的认可、接受的价格以及获取的难易程度等因素,从需求者的角度来确定不同商品之间的替代程度。原则上,从需求者角度来看,商品之间的替代程度越高,竞争关系就越强,就越可能被判定属于同一相关市场。供给替代,就是根据其他经营者改造生产设施的投入、承担的风险、进入目标市场的时间等因素,从经营者的角度确定不同商品之间的替代程度。原则上,其他经营者生产设施改造的投入越少,承担的额外风险越小,提供紧密替代商品越迅速,则供给替代程度就越高,因此,界定相关市场尤其在识别相关市场参与者时就应考虑供给替代。(三)界定相关市场的一般方法1.从需求替代角度或者供给替代角度界定相关商品市场从需求替代角度界定相关商品市场时可以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需求者因商品价格或其他竞争因素变化,转向或考虑转向购买其他商品的证据。(2)商品的外形、特性、质量和技术特点等总体特征和用途。商品可能在特征上表现出某些差异,但需求者仍可以基于商品相同或相似的用途将其视为紧密替代品。(3)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通常情况下,替代性较强的商品价格比较接近,而且在价格变化时表现出同向变化趋势。在分析价格时,应排除与竞争无关的因素引起价格变化的情况。(4)商品的销售渠道。销售渠道不同的商品面对的需求者可能不同,相互之间难以构成竞争关系,则成为相关商品的可能性较小。(5)其他重要因素。如需求者偏好或需求者对商品的依赖程度;可能阻碍大量需求者转向某些紧密替代商品的障碍、风险和成本;是否存在区别定价等。从供给替代角度界定相关商品市场,一般考虑的因素包括其他经营者对商品价格等竞争因素的变化做出反应的证据;其他经营者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转产的难易程度,转产需要的时间,转产的额外费用和风险,转产后所提供商品的市场竞争力,营销渠道等。2.从需求替代角度或者供给替代角度界定相关地域市场从需求替代角度界定相关地域市场;可以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方面:(1)需求者因商品价格或其他竞争因素变化,转向或考虑转向其他地域购买商品的证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