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公共服务社会化 当前,在我国许多地方,教研室主要包括普通教研室和职业教研室。教研室作为事业单位属于政府以外的社会组织之列,负有向学校提供教学讨论、指导和服务等职能。当前,随着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教研室、教研员作为直接承担政府提供的教育公共服务的中介组织和成员,正面临如何转变职能,如何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教育服务的挑战。 一、教研员面临的挑战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研员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要求、教育管理体制和结构的变化。 教研员职能行政化倾向有悖于承担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能 教研室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由于受政府统一管理、占有和分配教育资源的体制思维的影响,当前教研室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教学业务科室,履行着教育行政部门的部分行政职能。教研室的产权和法人代表资格由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所有和支配,并被给予不同的行政级别,甚至连教研室的事务也多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辖。教研室作为社会组织应有的自主性、自治性等合法化的基础被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而替代,难以成为真正社会组织。教研员也被作为指导、检查、评估教学的行政化角色。例如,教研员参加听课、评课、赛课,至今还一直承担教育行政部门执行评选教学能手等名师资格的职能。虽然新课改加强了教研员的教学讨论、指导和服务功能,但其行政化的特点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 当前,教研室、教研员依靠其部分行政职能拥有大部分教育教学讨论、指导和服务的分配权,享有教育行政部门尚无法摆脱的结构性依赖的优势地位。其基本状态是:对上负责多,对下服务少;贯彻上级意志多,反映基层学校、家长诉求少;反映宏大普遍利益多,反映微观主体利益少。同时,教研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深刻影响着其他非政府的、真正的教育专业社会组织的健康进展和公平竞争,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政府转型的需要。 教育体制和结构的变化冲击着教研员的唯一“法定”地位和职能结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的国家化程度很高,教研室代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控制了几乎所有的教学讨论资源,也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指导和服务任务。当时,这对于国家调动一切教学讨论资源、集中力量办好重点学校,快出人才,曾经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应试”思维下,许多教研员也异化为应对应试教育的“考研员”,其职能转向编写习题集、模拟试卷等,助推着应试教育浪潮。 在今日,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已经使我国教育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