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近几年以来,有机溶剂群体急慢性中毒事件频发,尤以苯和正己烷中毒常见。某美发 XXXX 有限公司 30 余名员工因长期接触苯,而导致的慢性重度苯中毒事件。2025 年 6 月,广东东莞安加鞋厂 13 人正己烷中毒。有机溶剂造成中毒事件如此频繁的发生,尤其以中小企业发生频率最高。了解有机溶剂的种类及毒性,对预防有机溶剂中毒事故重要。有机溶剂的分类及毒性有机溶剂主要指那些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液体。常用的有机溶剂包括:① 烃类:如脂肪烃、环烷烃、芳香烃和混合烃等; ② 卤代烃:如卤代烷、卤代烯;③ 醇类:如甲醇; ④ 酮类:如丙酮;⑤ 醚类: 如乙醚;⑥ 其他:如二硫化碳。随着工农业的进展,有机溶剂的生产使用日益增多。有机溶剂除具备常见的皮肤粘膜刺激作用外,还具备神经系统及身体器官损害。有机溶剂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密切关系。长期接触有机溶剂会对人体神经系统、身体器官等造成损害。中毒预防对策改善生产工艺, 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从源头上实行措施是预防有机溶剂中毒最根本的方法。通过引进新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改善生产工艺,去除一些有毒有害因素严重的工艺流程,以减少甚至杜绝作业人员接触有毒有机溶剂。另一方面,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高毒物质,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预防有机溶剂中毒的一种方式,其最常见的例子是用甲苯或二甲苯代替苯, 前者的毒性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抑制, 而无血液毒害, 因此对作业人员的危害要小得多。加强通风, 减少有机溶剂接触时间。目前,很多有机溶剂作业场所存在通风设计、安装不合理的问题,甚至因生产条件简陋而缺乏有效通风排毒设施,导致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机溶剂积聚而引发中毒事故。同时,应当严格执行 8 小时规章管理制度,对于直接接触有机溶剂的作业人员应实行轮岗制度,减少其接触时间,从而有效的控制中毒事件的发生防止作业人员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也是预防中毒的有效手段,。加强法制宣教工作,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员工缺乏职业危害知识,职业危害防范意识淡薄。所以必须加强宣贯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章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档案。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使其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产生的原因、危害后果、存在的环节和防治措施。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