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课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能够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自主预习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 结合在一起的。 2.优点:既具有市场经济的 ,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 的长处,又可以发挥 制度的优越性。 3.基本特征(1)坚持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 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 的宏观调控。 二、科学的宏观调控1.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 的内在要求。 (2)宏观调控是 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2.宏观调控(1)含义: 综合运用 对国民经济进行 和 。 (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 、 、 。 3.宏观调控手段?(1) (2) (3) 总之,宏观调控,应该以 和 为主,辅之以必要的 ,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 的总体功能。 拓展深化正确理解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市场调节宏观调控调节手段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优势① 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 能够促使市场主体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③ 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等① 宏观调控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能从宏观上保持经济的协调运行;② 能对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③ 能在收入分配上兼顾公平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单一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社会经济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平等政府调节是一种主观行为,可能因为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干扰,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