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习目标要点晨背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2.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探究一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 旗 ) 三级。(2)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提醒 民族区域自治是“一定”自治,不是“高度”自治,更不是“完全”自治。自治不是“独立”,自治权不是主权,自治权要服从国家主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历史特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现实情况是“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201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30 周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1984 年 5 月 31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创举,充分保障了我国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它是在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一个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是以一个或者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一个民族,也可以在不同的聚居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在一个民族自治地方内,其他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也可以建立行政地位较低的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是核心,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关键,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实质。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实质就是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使之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真正实现当家作主。……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中民族问题的哪些道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