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二节 测量分子的大小教学案 粤教版选修3-3-粤教版高二选修3-3物理教学案

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二节 测量分子的大小教学案 粤教版选修3-3-粤教版高二选修3-3物理教学案_第1页
1/7
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二节 测量分子的大小教学案 粤教版选修3-3-粤教版高二选修3-3物理教学案_第2页
2/7
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二节 测量分子的大小教学案 粤教版选修3-3-粤教版高二选修3-3物理教学案_第3页
3/7
第二节 测量分子的大小[目标定位] 1.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2.体会通过测量宏观量估算微观量的方法.一、实验步骤1.用注射器取出已稀释好的油酸,缓缓推动活塞,使其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 V1时的滴数 n,算出一滴稀释油酸的体积 V′=.再根据其中油酸的浓度 η,算出一滴油酸中的纯油酸体积 V=V ′ η .2.在水平放置的浅盘中倒入约 2 cm 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注射器将稀释好的油酸滴一滴在水面上.3.待油酸薄膜稳定后,将塑料盖板板平放到浅盘上,然后用彩笔将油膜的形状画在塑料盖板上.4.估算出油膜的面积 S(以塑料盖板上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的正方形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5.油膜的厚度 d 可看作油酸分子的直径,即 d=.[延伸思考]1.实验中为什么用油酸而不用其他液体?答案 油酸能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层油膜,油酸分子的一端对水有很强的亲和力,被水吸引在水中,另一端对水没有亲和力,便冒出水面,油酸分子都是直立在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的厚度等于油酸分子的长度.若把分子当成小球,油膜的厚度也就等于分子的直径(如图所示).2.实验中为什么用酒精对油酸进行稀释?答案 用酒精对油酸进行稀释是为了获取更小体积的纯油酸,这样更有利于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同时酒精易挥发,不影响测量结果.3.实验中为什么在水面上撒痱子粉?答案 撒痱子粉后,便于观察所形成的油膜的轮廓.二、注意事项1.油酸稀释好后,不要长时间放置,以免改变浓度,影响实验.2.注射器针头高出水面的高度应在 1 cm 之内,当针头靠水面很近(油酸未滴下之前)时,会发现针头下方的粉层已被排开,这是由于针头中酒精挥发所致,不影响实验效果.3.待测油酸液面扩散后又收缩,要在稳定后再画轮廓.扩散后又收缩有两个原因:第一,水面受油酸滴冲击凹陷后又恢复;第二,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4.做完实验后,把水从盘的一侧边缘倒出,并用少量酒精清洗,然后用脱脂棉擦去,最后用水冲洗,以保持盘的清洁.三、误差分析1.稀释油酸的实际浓度和理论值间存在偏差;2.一滴稀释油酸的实际体积和理论值间存在偏差;3.油酸在水面上的实际分布情况和理想中的“均匀”、“单分子纯油酸层”间存在偏差;4.采用“互补法”(即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计算获得的油膜面积与实际的油膜面积间存在偏差.一、实验原理及步骤例 1 用油膜法估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二节 测量分子的大小教学案 粤教版选修3-3-粤教版高二选修3-3物理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