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星的运动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2.知道人类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3.理解并应用开普勒定律分析一些简单问题。1.两种对立的学说(1)地心说①□ 地球 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② 太阳、月亮以及其他星体都绕□ 地球 运动。③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天文学家□ 托勒密 。(2)日心说①□ 太阳 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 匀速圆周 运动。② 地球是绕□ 太阳 旋转的行星;月球是绕□ 地球 旋转的卫星。③ 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哥白尼 。(3)局限性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 匀速圆周 运动,但计算所得的数据和丹麦天文学家□ 第谷 的观测数据不符。2.开普勒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椭圆 ,太阳处在□ 椭圆的一个 焦点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 相等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 半长轴的三次方 跟它的□ 公转周期的二次方 的比值都相等。其表达式为□=k,其中 a 是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 是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k 是一个与行星□ 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的常量。判一判(1)太阳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绕太阳运动。( )(2)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太阳绕着地球运动。( )提示:(1)× 这是日心说的观点,具有历史局限性。(2)×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想一想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现在看来这两种观点哪一种是正确的?提示:两种观点受人们认识的限制,是人类发展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两种观点都具有历史局限性,现在看来都是不完全正确的。课堂任务 开普勒定律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活动 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如图甲中所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圆吗?提示:不是,是椭圆。活动 2: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如图乙所示,三个扇形状的阴影部分为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扫过的面积,分析图乙可得出什么结论?提示:从图乙可以看出:(1)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三个扇形的面积相等,即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活动 3:讨论、交流、展示,得出结论。1.开普勒定律的描述及意义2.补充说明(1)行星的轨道都是椭圆,不同行星轨道半长轴不同,即各行星的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