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单位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与所有物理学内容相关联,之前没有对单位制进行专门介绍,此后也不再有专门的内容安排,但单位制意识要一直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所以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建立单位制意识、规范熟练地应用是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本节的有关概念抽象,在表达、运动时容易出错,教学中要加以强化。学情分析对物理单位的概念和使用,学生并不陌生,但单位制的相关内容学生没有意识,且单位制的概念不好理解,“物理量、物理量的单位、力学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等内容学生容易出错,对学习单位制的意义和作用,学生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强,这些都应予以关注。设计思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渗透单位制意识,示范规范式表达,突出单位制的重要性。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2.使学生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4.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2.了解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3.让学生了解单位制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关系;4.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3.单位制。教学难点 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仅以长度为例,欧洲曾以手掌的宽度或长度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称为掌尺。在英国,1 掌尺相当于 7.62cm;而在荷兰,1 掌尺却相当于 10cm。英尺是 8 世纪英王的脚长,1 英尺等于 0.304 8m。10 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己大拇指关节间的距离定为 1英寸,1 英寸为 2.54cm,这位君王又别出心裁,想出了“码”这样一个长度单位。他把从自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cm,定为 1 码.到了 1101 年,亨利一世在法律上认定了这一度量单位,此后,“码”便成为英国的主要长度单位,一直沿用了 1 000 多年。在我国亦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 3 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