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上一节课主要是以理论的分析为主,研究如何根据已知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已知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本节课是从应用角度学习牛顿运动定律,举例说明了牛顿运动定律的两个具体应用 .物体的平衡是物体加速度为零的一种特殊情况,分析物体平衡时应该紧紧地抓住这一点,主要利用力的分解知识列出方程进行求解,主要用到的方法是力的正交分解和建立直角坐标系.超重和失重研究的是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受力情况和物体运动情况的关系,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视重和实际重力.了解加速下落和减速上升其实加速度的方向是一样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较复杂的问题;(2)知道什么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知道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即合力为 0;(3)知道物理学中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含义,能够通过牛顿定律对它们进行定量的分析,并能分析和说明一些简单的相关问题;(4)能够解答以自由落体运动为基础的竖直方向的运动的运动学问题(竖直上抛、竖直下抛等)。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三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3)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2)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本质。教学难点:(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正确分析受力并恰当地运用正交分解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法课时安排:2 课时+1 课时(练习)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问题引入】一节课学习了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根据物体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常见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哪些种类?【学生交流】常见的运动有变速运动和匀速运动,最常见的是物体静止的情况。【问题探究】如果物体受力平衡,那么物体的运动情况如何?【学生交流】如果物体受力平衡的话,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这要看物体的初速度情况。二、新课教学 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让学生阅读教材 P87--P88 有关“共点力的平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