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确切含义。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怎样定义的3.知道量度式 a=与决定式 a=的区别。4.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总结出自然规律;在讨论中认识自然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应用自然规律;在认识、应用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奥妙。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软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一节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加速度跟外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我们是如何研究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的呢?生: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的受力相同,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师:在实验后得出什么结论?生:质量不变,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物体的受力相同,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投影:当 m 不变时,a∝F ;当 F 不变时,a∝ 师: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种研究问题常用的方法,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方法吗?生:控制变量法师:其实在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常使用控制变量法。投影: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二)新课教学1.牛顿第二定律师:从上一节实验我们已经得到 a∝F、a∝的结论,其实这一个结论也同样符合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由此可知这是一条一般性的规律,如果用文字表述我们就可以写成:投影: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师:如果用比例式来表示,应该如何表达?生:a∝或 F∝ma投影:a∝或 F∝ma 师:上式是一条比例式,如果写成等式又如何表达?生:F=kma投影:F=kma师:式中 K 是比例系数,F 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2.力的单位:师:同学们在初中已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但同学们知道一牛顿的力有多大吗?投影:由 F=kma当 k=1 时,F=ma取 m=1kg a=1m/s2则:F=ma=1kg×1m/s2 =1kg·m/s2kg·m/s2就是力的单位。我们规定 1kg·m/s2为一个单位的力,为了纪念牛顿,我们就把一个单位力的称为 1 牛顿,所以 1N=1kg·m/s2,意思就是一牛顿的力相当于把质量为 1kg 的物体产生 1 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所以当 m,a 取国际单位时,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