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讨论0 引言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仍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约占 60%,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资源将仍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2025 年,我国煤炭产量为 25.23 亿吨,尽管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仍然出现煤炭产量相对紧张的趋势,呈供小于需的现象,从而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进展。现以我国煤炭矿山机械设备为分析讨论对象,分析煤矿机械设备使用、研发中存在的不足;根据煤矿机械设备使用、研发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煤矿机械设备的进展与展望。1 我国煤矿机械的现状经过几十年的进展,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且煤矿机械的制造、使用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随着经济的进展和对煤炭资源的需求的增加,我国的煤矿机械渐渐暴露出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1.1 设备体积过大、笨重 体积大、重量大是煤矿机械设备最大的特点。以单体液压支柱为例,每根重量在 60~80Kg,体质稍差的工人单独根本无法处理;而液压支架、采煤机等大型设备更是在数吨以上。设备过于笨重,不但导致运转不灵活,而且使设备的搬迁受到限制,从而限制生产能力的发挥。此外,煤矿机械还存在着能耗大、使用期限短、国产化低等诸多问题。1.2 适应性差 在我国矿山中,部分矿井实现了机械化采煤,但部分矿井仍采纳放炮落煤,这不仅不利于煤炭块度的保持且容易导致瓦斯、顶板事故的发生,对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严重危害。纠其原因是因为煤矿机械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很差,地质条件稍有变化,现有机械化设备就无法展开使用,从而造成煤矿机械化水平的落后,制约煤矿生产能力的提高。1.3 智能化低 当今世界是一个智能化的世界,各个行业的现代化、智能化都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煤炭行业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滞后于时代的进展,尤其是煤矿机械更是可怜,大部分机械设备仍是机械动力或机械控制,仅有少数小型设备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这必定成为制约我国煤矿生产能力提高的瓶颈。1.4 生产能力受束缚 目前,我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了 25.23 亿吨,但与满足国民经济进展需要的煤炭资源还有特别大差距,而其中部分煤炭资源是矿井超产增加的产量;如按正常煤矿机械生产能力定产生产,则年煤炭产量将远远小于这一值。同时,在我国煤矿生产现场,单工作面产量 500 万吨/年的矿井仍为数不多,这也多受煤矿机械设备生产能力的束缚所致。2 机械设备的进展趋势提高煤炭产量,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进展的需要;尽快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