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煤矿安全管理思路决定出路,煤矿安全管理也是如此,只有思路对头、方向正确,安全管理才能出实绩、见实效。目前,煤矿员工普遍存在技术操作水平低、安全意识差、违章现象多,大多数培训走过场,从业人员培训不扎实、不到位,矿工缺乏安全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靠经验行事等问题。近年,从事井下作业的工人特别大一部分是农民工,很多人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到初中之间。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国煤炭系统各个矿井结合实际情况,理清并实施了很多不同的管理思路,有力促进和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实践证明,科学正确的管理思路十分利于煤矿安全生产和长治久安,对于煤矿安全具备导航定位的重要作用,促使煤矿安全朝着持续健康、稳定和谐的良性轨道进展。一、安全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基本的思路必须符合系统论的观点,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安全管理要有科学的管理理论依据,有科学理论支撑的管理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木桶理论”认为,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决定木桶容量,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生产从业人员素养偏低和安全意识淡薄、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和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设施建设滞后——这正是煤矿安全的“不足”。要将“不足”接长,木桶的容量才能增加,煤矿要安全必须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加大安全投入。尤其要注重安全培训,培训切忌流于形式,走过场,要发挥专兼职专业技术老师的作用,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培训工作当中去。个别管理者认为,有培训的时间不如多搞点生产,往往导致抱不住西瓜也丢失了芝麻,忽视了确保安全的培训的威力。在安全投入上尤其要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保安,以科技打造本质安全矿井。近年,翟镇煤矿投资 5、6 千万元将所有的高档普采全部改为适应本地特点的轻型综采,并应用了新型的综掘机,大幅度提高了开采的科技水平,创出安全周期超过 1000 天的好成绩。二、安全管理的基础要用制度来作保证,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促进安全。煤矿作业环境随井下条件的变化而在不断变化,煤矿开采的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变化,人的思想和行为也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根据这些变化了的实际,安全管理的思路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思路必须紧跟安全形势的进展变化,这样对于促进和确保安全才有真正意义,否则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效果。研制了安全信息数字化系统,系统能够与矿井的安全管理流程相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完善本单位安全愿景,在区队学习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悬挂,给员工以鞭策和激励。各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