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农村建设中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策略近几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全县乡村建设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硬化了村组道路,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乡村道路的通行条件。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许多农民购买了农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以方便出行。然而,新农村建设仍在逐步进行中,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备,交通参加者的安全意识差,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分析县乡道路交通安全所面临的形势和探讨解决的对策已势在必行。 一、县乡道路管理的基本情况 目前,县乡道路总里程达 316.77 公里,县乡道路附近人口近2xxxx,学校 128 所,学生 2580xxxx。2025 年县乡道路共发生一般交通事故 8xxxx,死亡 xxxx,其中涉及摩托车事故 7xxxx,死亡 xxxx。至今年三月份止,全县拥有机动车 38762 辆,驾驶员 4293xxxx,其中农用车、摩托车类 36631 辆,农用车、摩托车类驾驶员 3505xxxx。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有: 第一个是道路情况差。县乡道路除县城通往关西客家围的龙关公路、横岗至九连山古坑的横黄公路经改造已达三级外,其他均为五级或等外,且大部分道路路面窄,陂度大,转弯半径小,无标志,都是只能满足行人和摩托车、农用车通行要求的道路。在新农村建设中,虽然对道路路面进行了硬化,但基本上都是在原有道路上进行稍作整理。 第二个是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法率高。尽管通过多年以来,尤其是实施"五进"活动以来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使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增强。但是,许多村民要改变以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交通陋习,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由于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速度快,驾驶人交通意识淡薄,农村以非客运车辆为主,且非法载客现象比较严重,有的驾驶人人道德素养低,超速超载、乱停乱放、人货混装等违法现象突出,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执勤交警面对愈演愈烈的违章行为时,往往加大纠章力度,但却常常遭到违章者的谩骂,威胁甚至殴打,一些有权有势的违章者还时常以权压法、说情、恐吓,手法、手段不一,常令民警执法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三是交警警力不足,经费难于保障,管理手段落后。目前,乡村道路的日常管理主要还是依赖于辖区交警中队,但中队仅有正式干警xxxx,其余均为交通协管员(xxxx 左右),与当前的人流及车流量的现状相比,存在着警力不足的问题,中队民警基本上是日夜奔波于国道和省道中,根本无暇顾及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