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含义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老师小结:寓言故事中都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老师举例说明)今日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首先我们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二、学习新课 1、自读《揠苗助长》,学习生字 2、检查自学生字的效果。 3、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再读课文,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 (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在全班沟通。)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根据寓言内容,思考问题,读懂课文。 (1)种田人见到自己田里的庄稼总是不长,他的心情怎样?在文中画出最能表现心情的词语(焦急)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把种田人的焦急的心情表现出来) (2)种田人怎样做的?指名朗读课文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6、小组讨论:种田人觉得这种做法怎样?你觉的他这种做法怎样? 从总算一大截理解种田人的心情。 7、这则寓言最后的结果怎样?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小组沟通,指名在班上说一说) 三、拓展学习 你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故事中种田人那样的人?你想对那个种田人说点什么?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在全班沟通。) 四、小结课文。 引导学生总结这则语言的含义。 (凡事都有它的自身进展的规律,假如违反了事物进展的规律办事,就会把事情弄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 2、说说《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习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 1、自由读课文。 根据题目大致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理解亡丢失。牢这里指羊圈。 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3、朗读课文,探究学习。 那个养羊人为什么丢了两次羊?后来为什么没再丢羊? 同桌互相说全班沟通。 4、评一评:你对这个牧羊人有何评价? 5、感情读故事。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接下来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个故事。 养羊人丢了羊他什么态度?我们在朗读时怎样把他满不在乎的样子读出来?第二次丢了羊他非常后悔,并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决定改正过来,怎样把他这种后悔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自己体会,老师加以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