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1 林黛玉进贾府(第5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1 林黛玉进贾府(第5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1页
1/9
高中语文 1 林黛玉进贾府(第5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2页
2/9
高中语文 1 林黛玉进贾府(第5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3页
3/9
《林黛玉进贾府》第五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的性格特征。2.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学习任务一:分析作者描写贾宝玉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特点? 一、描写方法1.出场前的侧面描写2.出场后的外貌描写(侧面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二)人物形象小结:学习任务二:王熙凤和贾宝玉同为小说的主要人物,出场有什么不同?作者介绍这两个人物各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学习任务三:试分析作者描写林黛玉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特点? 一、描写方法1.侧面描写2.正面描写(1)心理描写:(2)语言描写:(3)行动描写: 总结林黛玉的形象:学习任务四:下面是《红楼梦》里的最精彩情节之一“宝黛初会”,读后回答问题。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1. “宝黛初会”这一环节对与宝黛的描写,所用手法有何不同?体现了人物的什么不同特点?【提示】高明的作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是与要表现的人物身份性格特点相契合的。抓住宝黛的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这道题就不难破解。2.宝玉、黛玉相见时,作者对黛玉的服饰只字未提,原因是( )A.为了行文简洁,突出人物形象特点。 B.黛玉服饰平常,没有什么特别。C.在宝玉眼中,服饰是不屑之物,所以视而不见。D.宝玉是个懵懂顽童,不注意服饰细节。【参考答案】:第五课时学习任务一:一、描写方法1.出场前的侧面描写介绍了一般人对贾宝玉的看法和在贾府的地位,许多人对宝玉持贬斥的态度。(1)王夫人:说他是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意思是说贾宝玉喜怒无常。 (2)黛 玉:也曾听母亲说“衔玉而诞”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这些贬斥说明宝玉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的,与世俗常情是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阶级的叛逆者。(3)两首《西江月》表明宝玉是封建统治阶级逆子贰臣。2.出场后的外貌描写(侧面描写)课文中对宝玉的外貌描写是通过黛玉的眼睛写出的,在黛玉看来宝玉却是一个眉清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1 林黛玉进贾府(第5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