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2.了解李白雄放飘逸的诗风;3.熟悉诗歌内容,体会李白诗歌的夸张、想象的写作手法。4.做学问应当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重点难点】1.熟读成诵。 2.理解诗歌内容并能背诵全诗。【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一:自主预习 1.介绍作者(结合注释及学资料,为李白写一篇小传。)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性格豪放,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感情奔放,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形成了他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他也是五言、七言绝句的圣手,五言含蓄、深远,可与王维相比;七绝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和王昌龄齐名,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2.题解《蜀道难》是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乐府诗题就像现在的命题作文一样,每一代人都希望能翻出新意来。李白以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卓越的艺术构思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 742 年至 744 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任务二: 学生诵读课文,完成以下学习内容1.注音鱼凫( ) 咨嗟( ) 巉( )岩 飞湍( ) 喧豗( ) 砯( )崖 吮( )吸 噫( )吁( )嚱( ) 石栈( ) 抚膺( ) 号( )古木崔嵬( ) 峥( )嵘 扪参( ) 万壑( ) 猿猱( ) 秦塞( ) 2.解释句中重要词语开国何茫然 何: 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 回日之高标。 回: 扪参历井。 扪: 以手抚膺。膺: 凋朱颜。 凋: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 盈: 所守或匪亲。或: 。匪: 长咨嗟。咨嗟: 危乎高哉。危: 横绝峨嵋巅。横绝: 锦城虽云乐。云: 乐: 天梯石栈相钩连。钩连: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 。盈: 倚绝壁。倚: 难于上青天。于: 开国何茫然。何: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 尚且但见悲鸟号古木。但: 胡为乎来哉。胡为: 西当太白有鸟道。当: 任务三:文本解读 3.写出第一节中体现蜀道之难的三个角度。4.请说出作者是怎样介绍蜀道来历的。5.请说说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的作用。6.认真分析“山势高危和行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