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授课样板教案五篇 语文教案,其价值不再教案本身,而在于形成教案的过程,要看教案是不是老师阅读文本的结晶,是不是老师思想和智慧的体现。有些学校只是让老师把课堂的每一活动,每一句话都写进去,这样的教案应该是课堂记录,都不能说是教案。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 《苏武牧羊》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熟读课文,学会抓住重要线索复述故事; 3.理清苏武出使匈奴遭遇的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重点解读“牧羊”部分,体会语言,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感染,内化语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乐于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思路: 前二十分钟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熟读课文; 2.学生质疑,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一两句话,既简洁,又能引发学生对你的好感。 2.导入: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历涌现了无数杰出的爱国英雄,你幅图画的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个经典的故事——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广为传诵,人们根据它创作了戏剧、歌曲、古典乐曲等艺术作品,为什么苏武牧羊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读课文,走进故事。 3.学生自读课文。分两步走; 1)读第一遍,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2)同学们读得很仔细,鲈乡小学的的同学读书的习惯真好。课文哪几节具体写了苏武牧羊的?还有几节分别写了什么?再读课文。 3)议论以下课文还写了写什么?出使、受辱、拒降、牧羊、回国。 4)分节读课文,随机指导。 4.简单介绍西汉与匈奴的情况(有地图,历史书上肯定有)及苏武出使的意义,读好第一小节;介绍旌节(字形范写,介绍含义) 四十分钟。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概括)重点词语,理清线索复述故事内容,进展能力; 2.重点解读“苏武牧羊”部分,体会语言,感受苏武的爱国精神与力量,受到感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展语言。 教学过程: 一、学习抓住词语复述课文内容。 1.出示两组词语(组): 突然 翻脸 宁死不受辱 抽刀自尽 派人 翻脸 怒目圆睁 痛骂叛逆 ——读词 ——提示:有的词是老师根据课文概括出来的。 ——每组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 ——读课文 2.3 节,练习运用这些词组简要复述故事部分 ——几个学生复述后,老师鼓舞并指导读。 ——提示方法:读故事性的文章,我们可以找出重点词语(或者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几个重要词语),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将故事复述清楚。 2.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