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课 品质作者简介生平经历 高尔斯华绥(1867-1933),出身于英国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三十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 1904 年《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关注。1906 年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他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1932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评价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英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与威尔斯、贝尔特并称为 20 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三杰。 (一)背景链接《品质》写于 1911 年,当时的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那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实行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很多公司采用一些名不副实的广告招揽顾客,而商品的质量却在不断地下降。一部分人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质朴而踏实。(二)博览悦读卑微的地位,高贵的品质读完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一篇短篇小说《品质》,不禁为主人公格斯拉先生的高贵品质所打动,一读再读,那种灵魂深处的震撼简直无以言说……如此卑微的地位,如此高贵的追求格斯拉先生是个鞋匠,靠订做靴子维持生计,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微。大凡做生意的人都是以赚钱为目的,是绝对带有功利色彩的,可是他却不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的,当小说中十四岁的“我”看到格斯拉先生做鞋那么辛苦,那么艰难,就羞怯地问了他:“格斯拉先生,做靴子是不是很难的事呢?”他回答说:“这是一种手艺。”他把做鞋当成一门艺术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生意人的功利性,而达到了一种新境界。所以小说中用了不少笔墨来描述他做的靴子,不仅仅是描绘靴子外在的美观,更主要的是刻画出靴子的灵魂。“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我总觉的,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手艺。”正因如此,他做靴子是那么投入,而且把每双靴子都力争做到最好,让人穿着既美观又舒适,而且结实耐穿。只要靴子有一点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