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做看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能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 过程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 培育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乐于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具学具 鱼缸、金鱼、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装有沙的小盆。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实录与反思 一、初读设疑,激发兴趣 师:今日我们学习第七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7、动手做做看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喜爱给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今日他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他提的问题,并读一读。 评析:上课伊始,老师提出的悬念就吸引住了学生,并相机提出了读书要求。学生兴致盎然,教室里一片朗朗的读书声。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学生学完以后)谁来读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生:(一名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不仅找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还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甲:是因为鱼的重量很轻,它浮起来,水就溢出来了。 生乙:是因为杯子很小。所以水会溢出来。 生丙:是因为鱼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溢出来了。 生丁:要知道答案,就应该做做实验! 评析:给学生充分说话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师:看来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同学们说得好,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兴奋,知道了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乙:通过做实验,我知道了假如自己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做实验。 评析: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形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没有烦琐的分析讲解,而是充分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在动手实验、观察中得出结论。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师:伊琳娜...